[发明专利]一种古建木柱墩接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4694.4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东;余秋鹏;欧善清;蒋斌;周全;郑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31105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柱 榫接 胶水 表面涂刷 木销 切除 千斤顶 外观整体性 木柱柱脚 插入孔 支撑柱 搭接 干透 施工 铁箍 向内 柱脚 钻孔 榫槽 垂直 环抱 木材 拆除 文物 贯穿 记录 制作 保证 | ||
1.一种古建木柱墩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勘查记录;组织施工人员对原木柱(1)进行检查,对柱脚出现腐朽的原木柱(1)进行标记,记录原木柱(1)腐朽部分的长度及原木柱(1)的直径;
S2、切除腐朽柱脚;在S1中标记的原木柱(1)的两侧架设千斤顶或支撑柱用于支撑顶梁,将原木柱(1)的柱脚腐朽部分进行切除并清理木屑,切除部分的长度记录为H1、原木柱(1)的直径记录为D1;
S3、榫接新木柱(2)的选取;选取新木柱(2)时,选取与原损坏木柱品种一致、直径接近、干燥程度好的木料;
S4、木材的榫接;
4.1、根据原木柱(1)柱脚切除长度H1、直径D1,相应锯出新木柱(2)的长度,新木柱(2)的长度H2=H1+D1*1.2;
4.2、在新木柱(2)的顶部沿端部向内锯出榫(4),榫(4)的高度H3=D1*1.2,榫(4)的长度H4= D1*2/3,榫(4)的宽度H4介于D1*1/4至D1*1/3之间;
4.3、在原木柱(1)上凿出与榫(4)对应墩接的榫槽作为牟(5);
4.4、将新木柱(2)与原木柱(1)进行墩接,墩接前在榫(4)的表面涂刷胶水,施工时注意榫接面的搭接严密;
4.5、待胶水干透,沿着垂直榫接面的方向钻孔贯穿原木柱与新木柱(2),根据孔的直径制作木销(3),在木销(3)表面涂刷胶水后插入孔内;
S5、拆除千斤顶或支撑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木柱墩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4中,将新木柱(2)与原木柱(1)进行墩接前,需要对新木柱(2)与原木柱(1)反复进行试接以保证搭接严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木柱墩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5中孔的直径为1-1.5厘米,孔沿竖向设置为2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木柱墩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5之后采用木工刨刀对墩接缝进行刨平,使外观具有整体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木柱墩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4中,新木柱(2)与原木柱(1)进行墩接时,新木柱(2)上的榫(4)沿横向插入原木柱(1)上的牟(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46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统夯土建筑修复方法及结构
- 下一篇:一种框架梁预应力加固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