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动信号综合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4868.7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5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施正香;杨洋;于磊;杨家全;洪灿梅;谢青洋;周洋;孙建东;何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测试 主站端 综合性能测试 远动信号 子站端 性能测试结果 指令 自动化测试 测试成功 电网安全 调整参数 数据同步 指令判断 指令一致 重新测试 不一致 调度端 原有的 申请 核对 采集 调度 返回 失败 成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远动信号综合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本申请中主站端获取预先导入的调度端的远动数据表,根据远动数据表下发性能测试指令;调度端执行性能测试指令将采集的数据同步返回至主站端,主站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和下发的性能测试指令判断性能测试结果,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和下发的性能测试指令一致,则主站端向子站端下发性能测试成功的结果,并继续进行性能测试;如果不一致,则主站端向子站端下发性能测试失败的结果,并调整参数重新测试,直至测试成功为止。这样实现了自动化测试远动信号的综合性能测试,摒弃了原有的人工核对的方法,提高了综合性能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确保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变电站信号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动信号综合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调控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变电站纳入调度端远方监控,调度端对电网的运行监视和维护的工作量也日渐增多,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调控员必须全面、准确地掌握电网实际运行状态,并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对站端设备做出正确的遥控指令,而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是变电站与调度端信息传输的枢纽,这就要求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变电站正常运行或事故状态下均能准确的传送远动信息,这就要求其综合性能必须满足要求。
远动信号综合性能测试是自动化人员的一项常态化工作,而且目前综合性能测试采用传统的人工测试,即变电站人员通过电话联系调度自动化人员,再由变电自动化人员现场模拟雪崩测试环境或遥测加量,调度自动化人员进行人工核对遥信变位数量或对遥测误差进行评估,这种测试方式不仅繁琐、工作量大,而且存在人工核对错误的风险,其准确性和精确性也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亟需一种远动信号综合性能测试技术对远动信号的综合性能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远动信号综合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目前的远动信号核对方法无法准确、可靠的测试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综合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远动信号综合性能测试方法,包括:
主站端获取预先导入的调度端的远动数据表,根据所述远动数据表下发性能测试指令;
子站端根据接收的所述性能测试指令输出模拟量和数字量,所述模拟量和数字量通过变电站端输送至所述调度端;
所述调度端将接收到的数据同步至所述主站端;
所述主站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和下发的所述性能测试指令判断性能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远动数据表下发性能测试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远动数据表设置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包括遥信频次、遥测精度;
根据所述参数生成性能测试指令。
可选的,所述主站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和下发的所述性能测试指令和判断性能测试结果,包括:
判断接收到的数据和下发的所述性能测试指令是否一致;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和下发的所述性能测试指令一致,则主站端向子站端下发性能测试成功的结果,并继续进行性能测试;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和下发的所述性能测试指令不一致,则主站端向子站端下发性能测试失败的结果,并调整变电站端的配置参数重新测试,直至性能测试成功为止。
可选的,所述远动信号综合性能测试方法还包括:
主站端获取预先导入的调度端的远动数据表,根据所述远动数据表逐项测试;
所述调度端下发远动指令,并将报文同步至所述主站端,其中,所述远动指令包括遥控指令、遥控预置指令及遥控执行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4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