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掺杂硅锭的制备方法、多掺杂硅锭和硅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5093.5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8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明亮;段金刚;黄美玲;刘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11/04;C30B28/0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何文红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硅 制备 混合物料 硅片 合金 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熔化 退火 电阻率分布 光致衰减 均匀性好 少子寿命 浓度比 再结晶 镓合金 锭制 硅料 磷硅 硼硅 溶度 冷却 应用 | ||
1.一种多掺杂硅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硅料、硼硅合金、磷硅合金和镓合金混合,得到混合物料;所述混合物料中硅、硼、磷、镓的浓度比为1︰5.1×10-8~1.1×10-6︰6.4×10-10~3.1×10-6︰2.0×10-9~4.2×10-5;
S2、将步骤S1中的混合物料进行熔化、再结晶和退火冷却,得到多掺杂硅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混合物料中硅、硼、磷、镓的浓度比为1︰5.1×10-8~1.1×10-6︰6.4×10-10~3.1×10-6︰3.56×10-7~4.2×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混合物料中硅、硼、磷、镓的浓度比为1︰2.72×10-7~8.13×10-7︰7.37×10-8~6.98×10-7︰3.56×10-7~4.2×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混合物料中硅、硼、磷、镓的浓度比为1︰2.72×10-7~8.13×10-7︰7.37×10-8~6.98×10-7︰1.81×10-6~4.2×10-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硅料为原生硅料、回炉硅料、提纯锭、片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镓合金为单质镓、硅镓合金、磷镓合金、硼镓合金、硼硅镓合金、磷硅镓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多掺杂硅锭为有籽晶高效多晶硅锭和铸造单晶硅锭时,所述硅料中还包括籽晶,在熔化过程中混合物料中的籽晶部分熔化,硼硅合金、磷硅合金和镓合金需要全部熔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多掺杂硅锭为普通多晶硅锭时,在熔化过程中混合物料中硅料、硼硅合金、磷硅合金和镓合金需要全部熔化。
8.一种多掺杂硅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掺杂硅锭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掺杂硅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掺杂硅锭为多晶硅锭或单晶硅锭;所述多掺杂硅锭的电阻率范围为0.5Ω·cm~3.0Ω·cm;所述多掺杂硅锭的纵向电阻率分布在0.1Ω·cm以内。
10.一种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由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多掺杂硅锭经过开方、切片后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50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