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敏胶树脂及包含其的透光阻燃双面胶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5229.2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7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艳;周俊荣;朱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泰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30/02 | 分类号: | C08F230/02;C08F220/14;C08F290/06;C08F220/32;C08F220/54;C08F220/58;C08F220/06;C09J7/38;C09J7/40;C09J7/10;C09J133/12;C09J143/02;C09J1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双面胶带 压敏胶树脂 胶黏剂层 透光 无卤阻燃剂 高透光性 双面胶带 增粘树脂 固化剂 质量比 阻燃性 总重 添加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敏胶树脂及包含其的透光阻燃双面胶带,本发明的透光阻燃双面胶带,包括胶黏剂层,以所述胶黏剂层的总重为基准,胶黏剂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各组分:压敏胶树脂52‑62份、增粘树脂1‑10份、无卤阻燃剂0‑20份、固化剂0.5‑5份和添加剂0‑3份。本发明的双面胶带兼具高透光性和阻燃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敏胶树脂及包含其的透光阻燃双面胶带。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屏幕粘结、摄像头的粘结等场合均需要使用无基材的阻燃双面胶,通常的无基材阻燃双面胶通过添加阻燃填料氧化铝、氧化镁、氮化铝、氢氧化铝等来实现,或者添加有机的阻燃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衍生物、二氰二胺、二氰二胺衍生物来实现。但是,无论是阻燃填料还是阻燃粉,其和胶粘剂均不能达到分子级别的相容性,所以其对胶带的透光性有巨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敏胶树脂及包含其的透光阻燃双面胶带,本发明的双面胶带兼具高透光性和阻燃性。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敏胶树脂,其由含磷元素的丙烯酸酯单体和/或含氮元素的丙烯酸酯单体与常规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合得到。
进一步的,压敏胶树脂的分子量为20-100万,粘度为20,000-100,000cps。
进一步的,压敏胶树脂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得到,在反应釜中加入含磷单体和/或含氮单体,再加入常规丙烯酸酯单体、自由基引发剂AIBN和溶剂,氮气保护下升温至65℃,进行聚合反应,反应24小时结束,得到压敏胶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含磷元素的丙烯酸酯单体为2-甲基丙烯酸-10-磷酸氧基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含氮元素的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腈、N,N-二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酰吗啉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常规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单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单丙烯酸聚乙二醇酯和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透光阻燃双面胶带,包括胶黏剂层,以所述胶黏剂层的总重为基准,胶黏剂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各组分:
本发明的上述压敏胶树脂52-62份、增粘树脂1-10份、无卤阻燃剂0-20份、固化剂0.5-5份和添加剂0-3份。
进一步的,以其总重为基准,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各组分:
本发明的上述压敏胶树脂55-59份、增粘树脂5-8份、无卤阻燃剂5-15份、固化剂1-3份和添加剂0.5-2份。
进一步的,所述增粘树脂包括松香树脂和/或萜烯树脂。
优选的,松香树脂和/或萜烯树脂的软化点为90-110℃。
进一步的,所述无卤阻燃剂包括可溶性的磷系和/或可溶性的含氮系列阻燃剂。
优选的,可溶性的磷系阻燃剂为磷酸三苯酯。
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剂包括环氧固化剂和/或异氰酸酯固化剂。
优选的,环氧固化剂为4,4'-二氨基二苯甲烷环氧树脂;异氰酸酯固化剂为TDI或MDI。
进一步的,所述添加剂包括消泡剂、流平剂和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泰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泰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52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