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石流灾害一体化监测系统及可视化预警云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5394.8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5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滑帅;尹尚先;张丽;彭瑞;朱权洁;杨德方;刘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石流灾害 预警 源区 泥石流 泥石流流通区 微型监测仪 短信方式 监测系统 监控中心 可视化 泥位计 雨量计 云平台 基站 地块 防灾 移动通信网络 计算机语言 一体化 数据发送 现场广播 预警实现 预警预报 流通区 分级 警报 报警 卫星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灾害一体化监测系统及可视化预警云平台,包括布置在泥石流物源区及流通区的微型监测仪节点,布置在泥石流物源区稳定地块及泥石流流通区两侧稳定地块上的基站,布置在泥石流物源区的雨量计、布置在泥石流流通区的泥位计;所述微型监测仪节点、雨量计、泥位计通过基站并借助卫星或移动通信网络手段将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所述监控中心基于计算机语言实现数据的及时处理,根据布点方案提出有效的预警实现方法,并设定预警值分级,通过现场广播预警、短信方式进行报警。本发明通过最直接方法在短时间内及时对泥石流灾害发生时的灾情进行预警预报,立即发出防灾避灾警报,并以短信方式立即通知相关监测人员做好防灾避灾准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灾害预警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石流灾害一体化监测系统及可视化预警云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地质环境复杂,加之受极端气象、地震、工程建设加剧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频发,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泥石流是山区众多自然灾害中具有突发性灾变过程的主要灾种。它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由于降水(暴雨、融雪、冰川)的浸蚀,山洪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沿山涧沟谷长距离奔腾而下,它的发生一般是骤然的、短暂的和间歇(阵流)的。其前峰是一股浓浊而粘稠的洪流,形成泥石流的“龙头”,能以几米至十几米的高峰倾泻而下,容重大、浮托能力强,冲刷和堆积均极迅速,常常在很短时间内流出数十万立方米以至数百万立方米的固体物质,能将数十吨、数百吨甚至上千吨的巨石,从山中冲到山外。泥石流的破坏力极强,严重威胁下游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房屋建筑、公路、铁路、电力等设施。
泥石流发生监测与预警一直是泥石流灾害防治领域的重中之重,目前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三大类型:第一类是通过CCD传感器(照相或录像) 对泥石流沟道进行监测,直观判断泥石流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规模等。 该方法基于GPRS技术的图像抓拍传感器只能定时拍摄泥石流发生区域照片,提供泥石流是否发生的影像,很难给出定量的预警报信息,且往往在雨夜难以保障正常运行,难以获取信息,易造成灾害漏报;第二类是以降雨作为控制参数的监测预警方法,主要通过雨量计测得实时降雨数据,再利用灾害发生事件与降雨参数(主要是降雨量与降雨历时)统 计分析建立的模型,进行预警。这类方法需要较大的样本才能保证预报 的精度,加之泥石流流域地质和地貌条件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的降雨历时一强度曲线具有较大差异,很难在建模样本区域以外应用,其推广和应用受到较大限制;第三类是以土壤水分作为控制参数的监测预警方法,主要通过土壤水分(包括土体含水量、土体孔隙水压力等)与土体强度的关系,判断泥石流发生。这类方法只是考虑了泥石流形成过程中的土体破坏这一个环节,没有考虑破坏土体与地表水耦合形成泥石流的过程。
泥石流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具体了解和掌握泥石流的形成演化过程及运动规律,及时捕捉泥石流灾害的特征信息(尤其是前兆信息),提出山区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的临界判据(指标),并且通过依托工程进行应用,建立山区泥石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型,提出适用于山区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技术体系,进而建立泥石流灾害预报模型,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预警预报与防治提供定量依据。同时,泥石流监测可在灾害发生时短时间内进行预警预报,通知民众疏散撤离,达到防灾目的。由于泥石流灾害常常具有时间上的突发性、空间上的随机性、条件上的恶劣性等特点,从而要求监测技术方法必须向多参数、高精度、高集成、全天候、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石流灾害一体化监测系统及可视化预警云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科技学院,未经华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5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