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外机主板散热系统、方法、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5587.3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检群;刘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24 | 分类号: | F24F1/24;F24F11/32;F24F11/64;F24F11/65;F24F11/70;F24F13/30;F25B43/00;F25B49/02;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夏宇和;颜健 |
地址: | 31519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外 机主 散热 系统 方法 空调器 | ||
1.一种室外机主板散热系统,所述室外机内设有室外换热器(1)、压缩机(4)和室外机主板(7),所述室外换热器(1)通过节流装置(2)与室内换热器(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1)还通过压缩机(4)与所述室内换热器(3)的另一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主板(7)上设有散热器(8),所述散热器(8)通过导热硅胶(9)安装在所述室外机主板(7)的下侧;所述压缩机(4)的外围设置导热槽(10),所述散热器(8)的入口端通过开关控制装置连接在所述节流装置(2)与室内换热器(3)之间和/或连接在所述节流装置(2)与室外换热器(1)之间,所述散热器(8)的出口端与所述导热槽(10)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导热槽(10)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4)的入口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主板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8)的入口端通过第一开关控制装置(5)连接在所述节流装置(2)与室内换热器(3)之间,所述散热器(8)的入口端还通过第二开关控制装置(6)连接在所述节流装置(2)与室外换热器(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主板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8)为平行流散热器,所述散热器(8)中的冷媒流路为逆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主板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8)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8)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主板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槽(10)环绕所述压缩机(4)的外围设置,所述导热槽(10)可以完全包围所述压缩机(4),也可以部分包围所述压缩机(4)。
6.一种室外机主板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散热方法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主板散热系统进行散热,所述主板散热方法包括空调开机运行,若空调以制冷或除湿模式运行,则第一开关控制装置打开,使从室外机换热器流出的冷媒流经节流装置后,部分冷媒通过散热器和导流槽进入压缩机内,剩余冷媒通过室内换热器进入压缩机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外机主板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空调以制热模式运行,则第二开关控制装置打开,使从室内机换热器流出的冷媒流经节流装置后,部分冷媒通过散热器和导流槽进入压缩机内,剩余冷媒通过室外换热器进入压缩机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外机主板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散热方法还包括每隔预定时间△t检测散热器出口的温度T,并将温度T与预设的阈值A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第一开关控制装置和第二开关控制装置的开、关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外机主板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空调以制冷或除湿模式运行,当散热器出口的温度T>预设的阈值A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装置打开、第二开关控制装置关闭;当散热器出口的温度T≤预设的阈值A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装置和第二开关控制装置同时关闭;若空调以制热模式运行,当散热器出口的温度T>预设的阈值A时,所述第二开关控制装置打开、第一开关控制装置关闭;当散热器出口的温度T≤预设的阈值A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装置和第二开关控制装置同时关闭。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主板散热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55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与触控显示设备
- 下一篇:片材装订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