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准确度的跨镜追踪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5847.7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钟由彬;宋建江;王留春;谭志标;丁正飞;任亚鹏;王和山;钟永海;林觐誉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云融聚(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44401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志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物图像 摄像头 人物信息 主摄像头 显示屏 准确度 采集 追踪 人物图像显示 图像信号显示 摄像头采集 显示屏显示 接收用户 人工交互 特征识别 行走路径 多界面 多视角 副屏 预设 主屏 调用 纠错 更正 匹配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准确度的跨镜追踪方法,包括:接收用户选取的人物图像,对该人物图像进行特征识别获取对应的人物信息;将当前采集到与人物信息对应人物图像的摄像头定义为主摄像头,将主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号显示在第一显示屏的主屏区域;以主摄像头为中心,将预设范围内的除主摄像头以外的其他摄像头定义为从摄像头,并将从摄像头采集的人物图像显示再第一显示屏的副屏区域;根据人物信息调用全部摄像头进行追踪,并在第二显示屏上显示与人物信息匹配的人物图像的移动行径。本发明通过设置多各显示屏显示不同的界面,进行人工交互,根据所采集的人物图像实时更正、纠错,形成更精准的人物图像行走路径,通过多界面多视角的提升追踪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准确度的跨镜追踪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视频监控被越来越广发的应用到各个行业中,摄像机数量也越来越庞大,这给传统的视频监控带来严峻的挑战。在安防领域里,基于监控摄像头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嫌疑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被发现,并成功抓捕的案例也时有发生。但人脸识别也存在一定弊端,比如脸部被故意遮挡、无法拍到人的正面等情况也会导致人脸失效。跨镜追踪技术可以作为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补充,对无法获取清晰拍摄人脸的行人进行跨摄像头连续跟踪,增强数据的时空连续性。
目前跨镜追踪技术已经提出很久,其中的核心技术基本都是采用ReID人员重识别技术,其他人工智能视频分析的公司都有在深化研究相关算法,但由于其核心技术的局限性,存在普遍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所以一直没有被真正应用到实际场景,所以这些企业也一直在努力深研技术,以提高跨镜追踪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准确度的跨镜追踪方法,其能解决现有技术准确度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解决现有技术准确度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能解决现有技术准确度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准确度的跨镜追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步骤:接收用户选取的任一人物图像,对该人物图像进行特征识别获取对应的人物信息;
第一显示步骤:将当前采集到与所述人物信息对应人物图像的摄像头定义为主摄像头,将主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号显示在第一显示屏的主屏区域;
第二显示步骤:以所述主摄像头为中心,将预设范围内的除主摄像头以外的全部其他摄像头定义为从摄像头,并将从摄像头采集的人物图像显示再第一显示屏的副屏区域;
第三显示步骤:根据人物信息调用全部摄像头进行追踪,并在第二显示屏上显示与人物信息匹配的人物图像的移动行径。
优选的,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取步骤:提取各摄像头所采集到的与人物信息匹配的人物图像显示再第三显示屏;
筛选步骤:接收用户再第三显示屏上选取特定的人物图像,根据该特定的人物图像筛除与特定人物图像不匹配的人物图像。
优选的,所述第二显示屏还显示各摄像头所在位置对应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
优选的,在第一显示步骤中,当采集到与人物信息对应人物图像的摄像头为从摄像头时,第一显示屏进行报警提示,并更新该从摄像头为主摄像头。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样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云融聚(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视云融聚(广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58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