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流变压器绝缘老化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5878.2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6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品佳;陆格野;朱宏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7 | 代理人: | 肖佳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流 变压器 绝缘 老化 监测 方法 | ||
1.一种换流变压器绝缘老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调整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三相中性点接线;
测量老化前阀侧某一相绕组的差分绝缘漏电流;
提取所述老化前的阀侧该相绕组的差分绝缘漏电流中的共模分量和差模分量,计算老化前的共模等效电容和差模等效电容;
测量老化后阀侧该相绕组的差分绝缘漏电流;
提取所述老化后的阀侧该相绕组的差分绝缘漏电流中的共模分量和差模分量,计算老化后的共模等效电容和差模等效电容;
根据老化前、后的差模等效电容的差值和老化前、后的共模等效电容的差值,计算所述差模等效电容的差值和共模等效电容的差值的比值,所述比值表征阀侧该相绕组对地主绝缘老化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三相中性点接线的步骤包括将换流变压器阀侧某一相绕组的绕组进线与对应的阀侧该相绕组的中性点绕组出线平行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老化前阀侧某一相绕组的差分绝缘漏电流的步骤包括:
在阀侧某一相绕组上安装电流互感器;
将阀侧该相绕组的绕组进线与对应的阀侧该相绕组的中性点绕组出线穿过该电流互感器,绕组进线电流方向与中性点绕组出线电流方向相反;其中,流经阀侧该相绕组的绕组进线的电流为绕组进线电流,流经阀侧该相绕组的中性点绕组出线的电流为中性点绕组出线电流;
所述电流互感器测量老化前的阀侧该相绕组的差分绝缘漏电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老化前的阀侧该相绕组的差分绝缘漏电流的表达式为:
其中,ileakA是电流互感器测得的老化前的阀侧该相绕组的差分绝缘漏电流,ipA0是老化前的绕组进线电流,ipAN是老化前的中性点绕组出线电流,ipgx是老化前的流经阀侧该相绕组对地主绝缘第x支路的电流,isgx是老化前的流经网侧该相绕组对地主绝缘第x支路的电流,N+1是该相绕组对地主绝缘支路的总个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老化前的阀侧该相绕组的差分绝缘漏电流中的共模分量和差模分量、计算老化前的共模等效电容和差模等效电容的步骤包括:
提取共模分量,该共模分量的表达式为:
其中,是老化前的阀侧该相绕组的差分绝缘漏电流中的共模分量,ωCM是共模角频率,Cpg是阀侧该相绕组对地主绝缘支路电容分量,Csg是网侧该相绕组对地主绝缘支路电容分量,是老化前的阀侧该相绕组进线处的相对地电压共模分量,是老化前的阀侧该相绕组对地主绝缘第x支路相对应的绕组导线位置处的相对地电压共模分量,是老化前的网侧该相绕组对地主绝缘第x支路相对应的绕组导线位置处的相对地电压共模分量,KCM=1+Csg/Cps,Cps是高低压绕组之间的绝缘支路电容分量,是老化前的共模等效电容;
提取差模分量,差模分量的表达式为:
其中,是老化前的阀侧该相绕组的差分绝缘漏电流中的差模分量,ωDM是差模角频率,是老化前的阀侧该相绕组进线处的相对地电压差模分量,是老化前的阀侧该相绕组对地主绝缘第x支路相对应的绕组导线位置处的相对地电压差模分量,是老化前的网侧该相绕组对地主绝缘第x支路相对应的绕组导线位置处的相对地电压差模分量,N+1是该相绕组对地主绝缘支路的总个数,KDM是换流变压器阀侧和网侧绕组匝比,是老化前的差模等效电容;
根据所述提取的老化前的阀侧该相绕组的差分绝缘漏电流中的共模分量和差模分量的表达式(2)和(3),得到老化前的共模等效电容和差模等效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58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