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节气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5959.2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2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瑞利(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10 | 分类号: | F02D9/10;F02D11/10;F02D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槽 倒扣 节气门壳体 扇形齿轮 支撑立柱 跛行 挂钩 电子节气门 金属轴 弹簧 挂设 立柱 扇形齿轮组件 对称设置 回位弹簧 节能部件 紧密贴合 空气流量 安装孔 抱死 发动机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节气门,涉及发动机节能部件。包括:节气门壳体,第二支撑立柱设置于跛行位置立柱的外侧且与跛行位置立柱紧密贴合;回位弹簧套设于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外部;扇形齿轮组件,安装于节气门壳体上,包括:扇形齿轮,扇形齿轮通过金属轴安装于节气门壳体的对应的一安装孔内;第一倒扣卡槽和第二倒扣卡槽,设置于扇形齿轮的朝向金属轴的一面且对称设置,第二倒扣卡槽的设置高度大于第一卡槽的设置高度;跛行弹簧,具有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第一挂钩挂设于第一倒扣卡槽内,第二挂钩挂设于第二倒扣卡槽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精确控制空气流量,同时可以防止弹簧抱死和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节能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节气门。
背景技术
电子节气门是车辆进气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采用电驱控制,可根据车辆行驶的工况自动调节电子节气门开度,从而改变节气门进气通道的面积,调节发动机的充气量,给发动机配置一个最佳的混合气成分,达到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当电子节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进气腔道不通,发动机不进气,随着节气门开度逐渐增大,进气通道面积增加,空气进入进气缸的进气量逐渐增大,当电子节气门的碟阀开启到垂直位置时,进气通道面积达到最大。
现有的电子节气门有单弹簧系统和双弹簧系统两种方式来实现空气流量控制,对于单弹簧系统,节气门跛行位置完全有毛坯以及弹簧挂钩角度控制,不同零件跛行位置空气流量波动大;对于双弹簧系统,小弹簧外圈与扇形齿轮内圆面接触,会有导致小弹簧复位时摩擦力过大而卡滞的风险,缺少必要的防脱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电子节气门,包括:
节气门壳体,所述节气门壳体上设有一第一支撑立柱、一第二支撑立柱以及一跛行位置立柱,所述第二支撑立柱设置于所述跛行位置立柱的外侧且与所述跛行位置立柱紧密贴合;
回位弹簧,设置于所述节气门壳体内,且所述回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和所述第二支撑立柱外部;
扇形齿轮组件,安装于所述节气门壳体上,所述扇形齿轮组件包括:
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上垂直设有一金属轴,所述扇形齿轮通过所述金属轴安装于所述节气门壳体的对应的一安装孔内;
第一倒扣卡槽,设置于所述扇形齿轮的朝向所述金属轴的一面;
第二倒扣卡槽,设置于所述扇形齿轮的朝向所述金属轴的一面,所述第二倒扣卡槽与所述第一倒扣卡槽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二倒扣卡槽的设置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槽的设置高度;
跛行弹簧,具有一第一挂钩和一第二挂钩,所述跛行弹簧设置于所述扇形齿轮的朝向所述金属轴的一面,且所述第一挂钩挂设于所述第一倒扣卡槽内,所述第二挂钩挂设于所述第二倒扣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扇形齿轮的齿轮边缘两端分别设有一弹簧扣,且所述弹簧扣与所述扇形齿轮的轮辐之间具有一间隙。
优选的,所述回位弹簧具有一第三挂钩和一第四挂钩,且所述第三挂钩卡入设置于所述节气门壳体上的一凹槽内,所述第四挂钩卡入所述弹簧扣与所述轮辐之间的所述间隙内。
优选的,还包括一内圈限位柱,设置于所述扇形齿轮的朝向所述金属轴的一面,且所述内圈限位柱位于所述金属轴与所述跛行弹簧之间。
优选的,所述内圈限位柱与所述跛行弹簧的内圈为大间隙松配合。
优选的,还包括一内圈限位圆筒,设置于所述扇形齿轮的朝向所述金属轴的一面,且所述内圈限位圆筒套设于所述回位弹簧外部。
优选的,所述跛行位置立柱上具有一台阶面,且所述台阶面与所述跛行弹簧的所述第二挂钩接触形成所述电子节气门的跛行位置。
优选的,所述台阶面为机器加工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瑞利(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马瑞利(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5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