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花状硫化铜及其水热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6092.2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2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鲍艳;高璐;史秀娟;张文博;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12 | 分类号: | C01G3/1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铜 花状 水热 制备 电容器 形貌 超声清洗器 反应液转移 超声分散 缓慢滴加 均匀溶液 硫源溶液 水热反应 铜源溶液 规整 反应釜 光催化 乙二醇 传感器 硫源 铜源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3D花状硫化铜的水热制备方法,首先,将铜源与硫源分别溶于乙二醇中,并在超声清洗器中超声分散,获得两者的均匀溶液;接着,将硫源溶液缓慢滴加至铜源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反应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即可获得3D花状硫化铜。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所获花状硫化铜尺寸均匀、形貌规整,有望应用于光催化、电容器、传感器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硫化铜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3D花状硫化铜及其水热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硫化铜作为一种良好的P型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低(<2.0eV),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吸收效应、主红外区透过、光催化活性、光致发光等性能,在光热诊疗、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等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目前,科研工作者已通过水热法、共沉淀法及溶剂热法等成功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纳米硫化铜,如中空微球、纳米线、纳米管等。Li等(Carbohydrate Polymers,2013,92(1))以直链淀粉为模板,向直链淀粉与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SO3,在100℃下反应,获得了纳米硫化铜微球。王婷等(山西化工,2007,27(2))以醋酸铜和硫化钠为原料,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庚烷、正丁醇及水形成的W/O型微乳体系为反应容器,在加热状态下反应24h,合成出了粒径约为31.8nm的六方形硫化铜晶粒。但是,目前所公开的方法大多需要模板、表面活性剂或其他助剂来辅助实现,且存在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颗粒均匀性差等问题。
花状结构的纳米材料是一类特殊的三维(3D)材料,由许多类似“花瓣”的纳米片组装而成,具有粗糙的结构、比表面积高、缺陷密度高以及活性位点多等优势,因此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有关花状硫化铜的制备尚未成熟,Saranya M,Santhosh C,Ramachandran R(Hydrothermal growth of CuS nanostructures and its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J].Powder Technology,2014,252:25-32)等采用水热法,Shi B,Liu W,Zhu K(Synthesis of flower-like copper sulfides microspheres aselectrode materials for sodium secondary batteries[J].Chemical PhysicsLetters,2017,677:70-74)等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花状硫化铜,但是这两种方法均采用了表面活性剂作为形貌诱导剂控制CuS晶面的生长,制备方法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花状硫化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模板、表面活性剂或其他助剂的辅助,且制备的硫化铜为3D花状形貌。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3D花状硫化铜的水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二水合氯化铜和硫脲溶解于乙二醇中,分散均匀,得到反应液;
步骤2,将反应液在120~150℃下溶剂热反应2~6h,所得产物离心、干燥得3D花状硫化铜。
优选的,步骤1具体为:将二水合氯化铜溶解于乙二醇中,超声分散1~3h,获得氯化铜的乙二醇溶液;将硫脲溶解于乙二醇中,超声分散1~3h,获得硫脲的乙二醇溶液;在60~70℃下将硫脲的乙二醇溶液滴加至氯化铜的乙二醇溶液中,搅拌20~30min,获得反应液。
进一步的,超声分散的功率为250~350W、频率40~50KHz、温度为25~35℃。
进一步的,搅拌的速率为170~250r/min。
优选的,步骤1中,二水合氯化铜与硫脲的摩尔比为(0.01~0.03):(0.03~0.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6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