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6143.1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5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刚;赵鹏;杨润来;时闽生;陈智军;刘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3B7/07 |
代理公司: | 12214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体积混凝土 冷却水控制装置 循环管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回水电磁阀 选择性开启 关闭控制 水电磁阀 温度信息 预先设置 自动采集 自动分析 冷却 均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该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可自动采集待冷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各位点的温度信息,并根据预先设置的温度阈值和降温速率阈值自动分析判断,然后自动控制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上进水电磁阀和回水电磁阀的开启/关闭状态,对n个分支循环管路进行选择性开启/关闭控制,以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均衡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尺寸大、导热系数低,胶凝材料水化放出的热量难以很快散失,内部升温会很高,从而引起的结构变形和开裂。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的方法来降低内部温度,从而达到减小混凝土内表温差、防止开裂的目的。对于一些特大型工程,比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由于体积较大,需结合温控指标通过多根冷却水管才能达到均匀降温的目的。
目前国内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还是要靠人工结合温控指标来进行分析判断,然后根据分析判断结果来对冷却水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目的。由人工方法来分析判断温度数据,对于一些体积不是很大、温度数据也不太多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还是可行的,但对于一些特大型工程,比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需要分析的温度数据的量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温度数据再由人工来分析判断,可能造成温度数据分析不全面、不及时,从而造成对冷却水控制不及时,给裂缝控制带来不可预见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控制冷却水存在的数据分析不全面、不及时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该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可自动采集待冷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各位点的温度信息,并根据预先设置的温度阈值和降温速率阈值自动分析判断,然后自动控制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上进水电磁阀和回水电磁阀的开启/关闭状态,对n个分支循环管路进行选择性开启/关闭控制,以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均衡降温。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包括循环管路和温度采集装置;
所述循环管路包括水泵、通过主通水管道与所述水泵连通的第一分流器、与所述第一分流器选择性连通的n个分支循环管路、将n个分支循环管路汇合的第二分流器和降温水箱;
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分流器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进水电磁阀,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二分流器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回水电磁阀;
所述温度采集装置为n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在n个支循环管路和待冷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接触的地方;
n为分支循环管路和温度传感器的个数,n为≥1的任意整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电磁阀上配备有流量控制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通水管道或降温水箱上安装有换热器。
上述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的工作方法,通过控制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上进水电磁阀和回水电磁阀的开启/关闭状态,对n个分支循环管路进行选择性开启/关闭控制,以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均衡降温。
在上述工作方法中,结合n个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各位点的温度信息和控制要求,自动控制各位点对应分支循环管路(5)上进水电磁阀(4)的流量大小,从而控制各位点的降温速率。
在上述工作方法中,所述温度信息包括温度值和降温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6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