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膜涂层、扬声器振膜及其制备方法、静电扬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6741.9 | 申请日: | 201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0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宗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宗阳阳 |
主分类号: | H04R19/02 | 分类号: | H04R19/02;H04R7/12;H04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振膜 静电扬声器 极板 升压变压器 功放 振膜 制备 输出端负极 输出端正极 竖直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膜涂层、扬声器振膜及其制备方法、静电扬声器,静电扬声器包括扬声器振膜、两个极板和升压变压器,两个所述极板分别竖直置于所述扬声器振膜的两侧,所述扬声器振膜与功放的输出端正极连接;两个所述极板均通过升压变压器与所述功放的输出端负极连接。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能降低静电扬声器的成本,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加工精度高,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振膜涂层、扬声器振膜及其制备方法、静电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扬声器主要分为传统电动式扬声器(主要包括动圈式扬声器和动铁式扬声器)和静电扬声器。电动式扬声器由于磁钢与动圈结构的短板,其失真率高达5%~10%。
静电式扬声器是依靠静电对发声振膜的吸引或排斥,来控制振膜震动发出声音。静电扬声器的振膜几乎没有震动质量,因此静电式扬声器拥有比电动式扬声器更出色的解析力,能捕捉音乐信号中极为细微的变化,能够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充分表现音乐的神韵。
静电扬声器拥有十倍于电动式扬声器大小的大声振膜,能大大缩小震动幅度,从而降低物理的失真现象,获得更加宽松自然的音场。经实测,静电式扬声频响检测达到38Hz-30kHz,静电扬声器理论失真仅为0.02%,大大优于传统电动式扬声器。
随着高保真市场对扬声器的声频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静电扬声器越来越多的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可以预言,在21世纪的高保真领域,静电扬声器必将成为焦点。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静电扬声器品牌MartinLogan、Soltanus Acoustics、 QUAD等售价高昂,动辄几十万人民的售价非普通消费者能够承担。国产静电扬声器振膜部分采用磁控溅射技术进行加工,这种工艺成本较高;还有一部分采用在空白振膜上涂膜石墨粉或金属粉等工艺进行生产,这种方法存在加工精度低、声音失真率较大,寿命短、低频表现不佳等缺点;有方法将石墨烯或者金属粉末直接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后制备振膜,这种工艺太过复杂,也较难达到性能要求;另外也有方法将石墨烯直接涂覆于振膜,这种方法中石墨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影响振膜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振膜涂层、扬声器振膜及其制备方法、静电扬声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振膜涂层,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石墨烯浆料1-50份,纳米碳浆料1-50份,金属纳米颗粒分散液1-50 份,粘结剂2-50份,助剂1-30份,溶剂10-10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石墨烯浆料能提高电子迁移速度,并且在在石墨烯的片层结构上引入纳米碳和金属纳米颗粒,进而在振膜上形成可以尖端放电的极化孤岛,有利于电荷在振膜上的均匀分布,大大提高了极化响应频率,并降低了引起振膜震动的极化电压,从而提高振膜对音频信号的解析力和声压释放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纳米碳浆料中的纳米碳为炭黑、碳纳米管和/或纳米碳球,其粒径为5-100nm。
进一步,所述金属纳米颗粒分散液中的金属纳米颗粒为纳米铜、纳米银和/或纳米镍,其粒径为5-100nm。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扬声器振膜,包括振膜涂层和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两个所述振膜涂层分别涂覆在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的两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振膜涂层涂覆在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的两面上,能使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两面形成可以尖端放电的极化孤岛,有利于电荷在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上的均匀分布,大大提高了极化响应频率,并降低了引起振膜震动的极化电压,从而提高振膜对音频信号的解析力和声压释放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宗阳阳,未经宗阳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67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