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用小型核桃自动破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7093.9 | 申请日: | 201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2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淑;许晓;宋泽清;孙贵斌;周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J43/26 | 分类号: | A47J4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龙门框 核桃 存料槽 自动破壳机 步进电机 放料装置 喂料轮 喂料桶 支撑板 齿条 适配 下端 压块 减速器 底板 齿条导向块 压力传感器 从动带轮 驱动齿轮 驱动带轮 直流电机 控制器 放置穴 收集桶 输送管 单排 上套 省力 省时 送料 碎壳 喂料 加工 | ||
1.家用小型核桃自动破壳机,包括机架(1)、收集桶(2)、喂料桶(3)、控制器(26)、喂料步进电机(9)、送料步进电机(7)、碎壳直流电机(11)、减速器(12)和传送带(20),碎壳直流电机(11)的转轴与减速器(12)连接传动,在机架(1)的前端通过支架(4)固定设有喂料桶(3),在机架(1)的后端设有收集桶(2),控制器(26)分别通过导线与喂料步进电机(9)、送料步进电机(7)和碎壳直流电机(1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的中部固定设有龙门框(18),机架(1)的前部固定设有送料步进电机(7)和前固定架(24),机架(1)的后端固定设有后固定架(23),前固定架(24)上设有驱动带轮(6),后固定架(23)上设有从动带轮(22),驱动带轮(6)和从动带轮(22)上套设有传送带(20),送料步进电机(7)的转轴与驱动带轮(6)连接传动,传送带(20)上固定设有存料槽(21);所述的支架(4)上固定设有喂料步进电机(9)、碎壳直流电机(11)和放料装置(10),喂料步进电机(9)的转轴上固定设有喂料轮(8),喂料桶(3)的底部固定设有单排输送管(5),喂料轮(8)的周边沿上设有单个核桃放置穴(81),单排输送管(5)的下出口与喂料轮(8)的周边沿相适配,放料装置(10)的上口位于喂料轮(8)的周边沿的下方,放料装置(10)下端的出口(104)与传送带(20)上的存料槽(21)相适配;所述的龙门框(18)的顶部横梁上设有安装孔(27),安装孔(27)内设有驱动齿轮(16)、齿条(14)和齿条导向块(15),减速器(12)的输出轴(17)与驱动齿轮(16)固定连接传动,驱动齿轮(16)与齿条(14)啮合传动,齿条(14)设置在齿条导向块(15)的竖向导向槽内,齿条(14)的下端固定设有压块(25),压块(25)与传送带(20)上的存料槽(21)相适配;在龙门框(18)的顶部横梁上固定设有限位开关(SQ1),龙门框(18)的中部固定设有支撑板(19),传送带(20)分别从支撑板(19)的上方和下方穿过,在支撑板(19)的中部底板面上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28),压力传感器(28)和限位开关(SQ1)都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6)连接;所述的存料槽(21)的中部设有呈球面的核桃放置腔(211),压块(25)的中部设有与存料槽(21)的核桃放置腔(211)相适配的球面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小型核桃自动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带(20)的底部两侧设有带齿(201),驱动带轮(6)的两端设有与带齿(201)啮合传动的驱动齿(61),从动带轮(22)的两端设有与带齿(201)啮合的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小型核桃自动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19)的上面板中部设有利于传送带(20)穿过的定位卡槽(191),压力传感器(28)位于定位卡槽(191)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小型核桃自动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料轮(8)的周边沿圆周均匀分布设有三个单个核桃放置穴(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小型核桃自动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料装置(10),由承接斗(101)、斜管(102)和缓冲垫(103)构成,承接斗(101)的上口位于喂料轮(8)的下方,承接斗(101)的下端固定设有斜管(102),斜管(102)下端壁的内侧设有缓冲垫(103),在斜管(102)的朝向下方的侧壁上设有与存料槽(21)相适配的出口(104),所述的斜管(102)的轴线与传送带(20)平面的夹角为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小型核桃自动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料槽(21)沿传送带(20)的轴线均匀分布设有五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小型核桃自动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26)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控制器(26)的前面板上设有指示灯(LED1)和启停按键(S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小型核桃自动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14)的上端固定设有挡销(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小型核桃自动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26)的电路,包括智能控制单元、电源转换单元、电源输入单元、启停按键单元、蜂鸣器报警单元、限位开关单元、压力传感单元、喂料驱动单元、送料驱动单元和碎壳驱动单元;
所述的智能控制单元,由中央处理器(U1)、一号电阻(R1)、二号电阻(R2)、三号电阻(R3)、排针(P1)、一号电容(C1)、二号电容(C2)、三号电容(C3)、四号电容(C4)、五号电容(C5)、六号电容(C6)、七号电容(C7)、八号电容(C8)、九号电容(C9)、十号电容(C10)、主晶振(X1)和低速晶振(X2)构成,中央处理器(U1)的3号引脚通过一号电容(C1)接地,中央处理器(U1)的4号引脚通过三号电容(C3)接地,中央处理器(U1)的3号引脚通过低速晶振(X2)接中央处理器(U1)的4号引脚,中央处理器(U1)的5号引脚通过二号电容(C2)接地,中央处理器(U1)的6号引脚通过四号电容(C4)接地,中央处理器(U1)的5号引脚通过主晶振(X1)接中央处理器(U1)的6号引脚,中央处理器(U1)的7号引脚通过十号电容(C10)接地,中央处理器(U1)的7号引脚通过三号电阻(R3)接中央处理器(U1)的9号引脚,中央处理器(U1)的23号引脚、35号引脚、47号引脚和8号引脚都接地,中央处理器(U1)的24号引脚、36号引脚、48号引脚都与中央处理器(U1)的9号引脚电连接,中央处理器(U1)的9号引脚分别通过五号电容(C5)、六号电容(C6)、七号电容(C7)、八号电容(C8)、九号电容(C9)接地,中央处理器(U1)的20号引脚接排针(P1)的4号引脚,排针(P1)的4号引脚通过二号电阻(R2)接地,排针(P1)的2号引脚通过一号电阻(R1)接地,排针(P1)的2号引脚接中央处理器(U1)的44号引脚,排针(P1)的1号引脚和3号引脚都与中央处理器(U1)的9号引脚电连接;
所述的电源转换单元,由稳压芯片(U2)、十一号电容(C11)、十二号电容(C12)、十三号电容(C13)和十四号电容(C14)构成,稳压芯片(U2)的2号引脚分别通过十一号电容(C11)、十二号电容(C12)接地,稳压芯片(U2)的3号引脚分别通过十三号电容(C13)、十四号电容(C14)接地,稳压芯片(U2)的1号引脚接地,稳压芯片(U2)的2号引脚与稳压芯片(U2)的4号引脚电连接,稳压芯片(U2)的2号引脚与排针(P1)的1号引脚电连接,稳压芯片(U2)的3号引脚接电源输入插座(COM)的1号引脚;
所述的电源输入单元,由电源输入插座(COM)、指示灯(LED1)和四号电阻(R4)构成,电源输入插座(COM)与外部12V电源连接,电源输入插座(COM)的2号引脚接地,电源输入插座(COM)的1号引脚与指示灯(LED1)、四号电阻(R4)串联后接地;
所述的启停按键单元,由五号电阻(R5)和启停按键(S1)构成,启停按键(S1)的一端接地,启停按键(S1)的另一端通过五号电阻(R5)接排针(P1)的1号引脚,启停按键(S1)的另一端接中央处理器(U1)的13号引脚;
所述的蜂鸣器报警单元,由六号电阻(R6)、七号电阻(R7)、NPN三极管(Q1)和蜂鸣器(BEEP1)构成,NPN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六号电阻(R6)与中央处理器(U1)的12号引脚电连接,NPN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七号电阻(R7)接地,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蜂鸣器(BEEP1)的2号引脚,蜂鸣器(BEEP1)的1号引脚接排针(P1)的1号引脚;
所述的限位开关单元,由八号电阻(R8)和限位开关(SQ1)构成,限位开关(SQ1)的一端接地,限位开关(SQ1)的另一端通过八号电阻(R8)接排针(P1)的1号引脚,限位开关(SQ1)的另一端接中央处理器(U1)的25号引脚;
所述的压力传感单元,由压力传感器(28)的压力传感及变送器模块(U3)构成,压力传感及变送器模块(U3)的1号引脚接排针(P1)的1号引脚,压力传感及变送器模块(U3)的2号引脚接中央处理器(U1)的11号引脚,压力传感及变送器模块(U3)的3号引脚接地;
所述的喂料驱动单元,由喂料步进电机(9)的喂料驱动模块(M1)、九号电阻(R9)、十号电阻(R10)和十一号电阻(R11)构成,喂料驱动模块(M1)的1号引脚接电源输入插座(COM)的1号引脚,喂料驱动模块(M1)的2号引脚接地,喂料驱动模块(M1)的3号引脚通过九号电阻(R9)接中央处理器(U1)的41号引脚,喂料驱动模块(M1)的4号引脚通过十号电阻(R10)接中央处理器(U1)的42号引脚,喂料驱动模块(M1)的5号引脚通过十一号电阻(R11)接中央处理器(U1)的43号引脚,喂料驱动模块(M1)的6号引脚接中央处理器(U1)的19号引脚;
所述的送料驱动单元,由送料步进电机(7)的送料驱动模块(M2)、十二号电阻(R12)、十三号电阻(R13)和十四号电阻(R14)构成,送料驱动模块(M2)的1号引脚接电源输入插座(COM)的1号引脚,送料驱动模块(M2)的2号引脚接地,送料驱动模块(M2)的3号引脚通过十二号电阻(R12)接中央处理器(U1)的45号引脚,送料驱动模块(M2)的4号引脚通过十三号电阻(R13)接中央处理器(U1)的46号引脚,送料驱动模块(M2)的5号引脚通过十四号电阻(R14)接中央处理器(U1)的21号引脚,送料驱动模块(M2)的6号引脚接中央处理器(U1)的22号引脚;
所述的碎壳驱动单元,由碎壳直流电机(11)的碎壳驱动模块(M3)构成,碎壳驱动模块(M3)的1号引脚接电源输入插座(COM)的1号引脚,碎壳驱动模块(M3)的5号引脚接地,碎壳驱动模块(M3)的2号引脚接中央处理器(U1)的26号引脚,碎壳驱动模块(M3)的3号引脚接中央处理器(U1)的27号引脚,碎壳驱动模块(M3)的4号引脚接中央处理器(U1)的28号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70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