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缆保护圆管的受损点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7411.1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2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云;王建成;徐拥华;吕梅蕾;黄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衢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952 | 分类号: | G01N21/952;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江程鹏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缆 保护 圆管 受损 探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缆保护圆管的受损点探测装置,属于探测技术领域。本用于电缆保护圆管的受损点探测装置,包括摄像头一、摄像头二、移动筒体一和移动筒体二,移动筒体一、移动筒体二分别开设有圆形安装槽一、圆形安装槽二,移动筒体一位于移动筒体二的圆形安装槽二,移动筒体一的圆形安装槽一内设置有支脚一、支脚二和支脚三,支脚一、支脚二和支脚三均从圆形安装槽一的开口处伸出,移动筒体二的圆形安装槽二内周向等间距设置有支脚四、支脚五和支脚六,且支脚四、支脚五和支脚六均穿出移动筒体二。本发明具有能够对电缆保护圆管的受损点进行探测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探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探测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电缆保护圆管的受损点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保护圆管是指为了防止电缆受到损伤,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金属保护圆管,所使用的电缆保护圆管材料有:钢管、铸铁管、硬质聚氯乙烯管、陶土管、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等。对于在地下、水中等特殊环境下,用于铺设电缆的保护圆管会受到各种有害物质的腐蚀,若出现老化、发脆、剥离、脱落、最终会导致保护圆管腐蚀穿孔,使内部电缆故障,造成经济损失及引发社会安全问题。
在出现电缆受损时,需要在替换或修复电缆前,对电缆保护圆管是否存在损失进行确认,并确定损点。而目前,通常是采用手电照射,肉眼观察,劳动强度大,探测效率低,不利于获取准确的损点位置。就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本用于电缆保护圆管的受损点探测装置,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电缆保护圆管的受损点探测装置,本用于电缆保护圆管的受损点探测装置具有能够对电缆保护圆管的受损点进行探测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电缆保护圆管的受损点探测装置,包括摄像头一、摄像头二、移动筒体一和移动筒体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筒体一、移动筒体二分别开设有圆形安装槽一、圆形安装槽二,摄像头一、摄像头二均设置在移动筒体二的圆形安装槽二内;所述的移动筒体一位于移动筒体二的圆形安装槽二内,且移动筒体一的圆形安装槽一的开口与移动筒体二的圆形安装槽二的开口朝向一致,圆形安装槽二的内壁上周向等间距固定有滑轨一、滑轨二和滑轨三,滑轨一、滑轨二、滑轨三上分别滑动设置有滑块一、滑块二、滑块三,且滑块一、滑块二和滑块三均固定在移动筒体一的外底壁上;所述的移动筒体一的圆形安装槽一内设置有支脚一、支脚二和支脚三,且支脚一、支脚二和支脚三均从圆形安装槽一的开口处伸出,所述的移动筒体二的圆形安装槽二内周向等间距设置有支脚四、支脚五和支脚六,且支脚四、支脚五和支脚六均穿出移动筒体二。
在上述用于电缆保护圆管的受损点探测装置中,所述的移动筒体二的圆形安装槽二的内壁上固定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丝杠一,所述的移动筒体一的外底壁上固定有连接块一,连接块一螺纹连接在丝杠一上。
通过电机一正反转,实现连接块一沿丝杠一往返运动,从而实现移动筒体一和移动筒体二相对伸缩运动。
在上述用于电缆保护圆管的受损点探测装置中,所述的移动筒体一的外底壁上固定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身上连接有丝杠二,丝杠二穿移动筒体一的外底壁,且丝杠二与移动筒体一的外底壁间隙配合,丝杠二上螺纹连接有转盘,移动筒体二的圆形安装槽二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一,滑槽一上滑动设置有连接块二,且连接块二固定在转盘上;上述的支脚一、支脚二和支脚三的一端均通过轴承座周向等间距铰接在转盘上,且支脚一、支脚二和支脚三均通过扭簧设置在轴承座上,支脚一、支脚二、支脚三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橡胶轮一、橡胶轮二、橡胶轮三。
在上述用于电缆保护圆管的受损点探测装置中,所述的移动筒体一的内壁的开口处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导槽一、导槽二和导槽三,所述的支脚一、支脚二和支脚三上分别转动设置有导轮一、导轮二、导轮三,且导轮一、导轮二、导轮三能够分别沿着导槽一、导槽二和导槽三滚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衢州学院,未经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衢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7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滚珠表面缺陷视觉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原纸自动喷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