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摇臂版可变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7564.6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2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吕榕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榕志 |
主分类号: | B62K5/08 | 分类号: | B62K5/08;B62K5/10;B62K5/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臂块 减震架 前轮 减震器 轮胎 平行四边形 回正 倒三轮车辆 可变形装置 车身方向 短途驾驶 连接组件 路面测试 平衡机构 平衡总成 中间连接 转弯行驶 组件连接 倒三轮 中轴柱 轴对称 操控 单块 双轮 摇臂 纵置 平行 变形 车轮 两边 安全 | ||
1.一种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摇臂版可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平行四边形轴对称(上下)运动变形自回正平衡机构、减震器(4)、减震架(10)、摇臂块(22)、车轮铃总成(9)和轮胎(5)。连接组件有两组:平行四边形左边(上下)活动柱(2)和平行四边形右边(上下)活动柱(3)分左右通过减震架收紧螺栓(21)各安装一组减震架,减震架的另一端分别各安装摇臂块。摇臂块与车轮铃总成和轮胎连接。平行四边形左边(上下)活动柱和平行四边形右边(上下)活动柱和平行四边形上组件(6)和平行四边形下组件(7)和平行四边形中轴固定柱(1)通过带轴承收紧螺栓总成(8)连接。平行四边形中轴固定柱下端设有可调回位弹簧(13)和可调限角钢丝绳(12)和连接螺母(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摇臂版可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四边形中轴固定柱用于和车身转向车把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摇臂版可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行四边形上组件和平行四边形下组件和平行四边形左边(上下)活动柱和平行四边形右边(上下)活动柱和平行四边形中轴固定柱和带轴承收紧螺栓总成和可调回位弹簧和可调限角钢丝绳和调节螺栓(14)连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轴对称(上下)运动变形自回正平衡机构。带轴承收紧螺栓总成由固定螺栓(18)和连接轴承(19)组成。可调回位弹簧和可调限角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对应的调节螺栓上,另一端和平行四边形下组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摇臂版可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各一组(2支)减震器通过减震器上收紧螺栓(15)和减震器下收紧螺栓(16)连接固定在减震架和摇臂块上。减震架一端用摇臂块收紧螺栓(17)和摇臂块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摇臂版可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摇臂块通过车轮收紧螺栓总成(11)与车轮铃总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摇臂版可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各一组(2块)摇臂块可通过与前轮平行纵置的方式用把各一只前轮夹在中间通过车轮收紧螺栓总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摇臂版可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每组各一块摇臂块可通过与前轮平行纵置的方式用,把各一只前轮放在外侧通过车轮收紧螺栓总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摇臂版可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每组各一块摇臂块可通过与前轮平行纵置的方式用,把各一只前轮放在内侧通过车轮收紧螺栓总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7、8所述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摇臂版可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摇臂块与轮胎的三种连接方式就形成了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摇臂版可变形装置的三种外形装置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榕志,未经吕榕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75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性能优越的边三轮摩托车
- 下一篇:车辆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