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在车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7662.X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6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宋超;褚明学;张潇锐;高玉春;朱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市科佳通用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于歌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设备 机车信号 测试 测试结果信号 触发控制信号 轨道电路制式 信号输出单元 测试装置 处理单元 主控单元 输出 发送 测试技术领域 环境因素影响 接收主控单元 输出检测单元 测试过程 测试机车 判断结果 人员作业 时间信号 输出轨道 制式信号 转换接口 机车 电路 存储 检测 | ||
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在车测试装置,涉及机车信号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机车测试过程测试人员作业强度大,必须测试人员在车底进行测试,存在作业强度大、安全性差和受环境因素影响严重的问题。本发明的轨道电路制式信号输出单元接收主控单元发送的测试触发控制信号,向待测的机车信号车载设备输出轨道电路制式信号;车载设备输出检测单元检测机车信号车载设备的测试结果信号,并测试结果信号输出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向轨道电路制式信号输出单元发送测试触发控制信号,将应变时间信号和判断结果输出至测试结果处理单元;测试结果处理单元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显示、存储和通过转换接口进行输出。本发明适用于在车测试机车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车信号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包括通用机车信号车载设备、轨道电路读取器、机车信号解码插板等,当前这些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在车安装状态下的检测都使用便携式发码器进行,这种作业方式存在以下缺点:需要两人操作才能完成;车下人员需要钻入车底,作业安全得不到保障且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天气恶劣时;无作业记录,不能对作业过程做到有效管控;不能进行设备在车灵敏度、应变时间等参数的测试,只能检查主机在信号足够大时是否能正确点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机车测试过程测试人员作业强度大,必须测试人员在车底进行测试,存在作业强度大、安全性差和受环境因素影响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在车测试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在车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测试结果处理单元1、主控单元2、轨道电路制式信号输出单元3、车载设备输出检测单元4和接口电路5;
轨道电路制式信号输出单元3用于接收主控单元2发送的测试触发控制信号,并根据主控单元2发送的测试触发控制信号,通过接口电路5向待测的机车信号车载设备输出轨道电路制式信号;
车载设备输出检测单元4用于通过接口电路5检测机车信号车载设备的测试结果信号,并将检测的测试结果信号输出至主控单元2;
主控单元2用于向轨道电路制式信号输出单元3发送测试触发控制信号,同时接收车载设备输出检测单元4输出的车载设备测试结果信号,根据轨道电路制式信号输出的时间和车载设备输出检测单元4检测到车载设备测试结果信号的时间,计算机车信号车载设备的应变时间,并判断计算得到的应变时间是否大于与应变时间标准值,然后将获得的机车信号车载设备的应变时间信号和判断结果输出至测试结果处理单元1;
测试结果处理单元1用于接收主控单元2输出的主机应变时间信号和判断结果,并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显示、存储和通过转换接口进行输出。
本发明采用车载电路设备的方式,实现在机车停止时可随时进行测试,减少作业人员,一人即可以对机车信号设备进行在车检测作业;作业人员无须钻入车底,降低了作业强度,保障了作业安全;能对机车信号设备的在车检测和检修做到有效管控,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不再依赖人员记录,可以实时记录,或者通过有线方式传输给其它设备,或者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给数据服务器;不再需要把机车信号车载设备从车上拿下来,在车即可以对机车信号车载设备进行灵敏度测试、应变时间测试和循环解码正确性测试,大幅提高机车信号设备检测效率和作业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在车测试装置的电气原理框图;
图2是车载主机输出检测单元4的电路图;
图3是型号为STM32的芯片的引脚图;
图4是芯片DS12CR887与STM32芯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轨道电路制式信号输出单元3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市科佳通用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市科佳通用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76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