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中光电测量平台目标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8027.3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3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蔡敬菊;徐智勇;魏宇星;左颢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73 | 分类号: | G06T7/73;G06T7/66;G01B11/00;G01S1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中 光电 测量 平台 目标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中光电测量平台目标定位方法,通过在地平面上放置两个信标,两个信标的中心位置各放置一个GPS接收装置,定位出其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被测目标分布在两个信标的附近。首先通过空中光电平台采集地平面上信标和被测目标图像,利用两个合作信标解算光电平台相对于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然后利用地平面为水平平面的假设,解算出被测目标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本发明所述方法不需要激光测距仪、惯性姿态测量系统,只需要在地平面上布置两个合作信标。本发明所述方法测量方式简单,测量精度相比传统方法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同时具有较小的运算量,有利于硬件系统实现,减少了空中光电平台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中光电测量平台目标定位方法,用于航空光电测量。
背景技术
一般对飞行目标的落点位置进行跟踪和测量,都是基于地面的靶场光电测量经纬仪,该技术已相当成熟,测量精度也较高,然而它只适用于空中目标在特定飞行区域内的测量。但对一些沿着地平面低空飞行目标的落点位置测量,由于目标飞行试验区域范围很大,飞行高度低,同时又受地球曲率的影响,无法对飞行目标落点位置通过地面布站的方式进行测量,导致无法有效地对目标飞行轨迹和落点进行全程的跟踪测量。而空中光电测量平台则可以随着目标运动,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可以完成对地面低空飞行目标的全程跟踪测量。
现有的空中光电测量设备主要采用吊舱式及转塔式结构,由于空中测量是在动机座的状态下测量,测量精度与经纬仪等地面测量设备相比要低,如何提高空中光电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是影响设备能否更广泛应用的关键。传统的空中光电测量平台对目标进行定位的原理是:①首先光电成像平台搜索到地平面飞行目标后,将目标锁定在视场中心,输出视轴相对航空姿态测量系统的方位角和俯仰角;②激光测距仪测量光电成像平台相对目标的距离信息;③GPS定位系统输出光电平台实时定位数据;④航空姿态测量系统输出空中光电成像平台姿态信息;⑤综合这些数据进行坐标转换,最后解算出目标大地坐标位置。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查阅相关文献,如文献“机载光电吊舱目标定位技术研究,导航定位学报,2013,1(4),74-78”,以及文献“机载光电侦察设备目标自主定位技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传统空中光电测量设备需要激光测距、航空姿态测量系统支持,因此,在进行目标定位的过程中会引入测量误差,测量精度不高,测量误差一般达到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另外,在进行坐标转换过程中需要对角度测量设备进行零位标定,会引入标定误差,同时长时间使用会造成零位漂移;最后,增加的测量元件造成光电测量设备体积大、功耗大,价格相对较贵以及较难维护的缺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中光电测量平台目标定位方法。通过在地平面上放置两个信标,两个信标的中心位置各放置一个GPS接收装置,定位出其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被测目标分布在两个信标的附近。首先通过空中光电平台采集地平面上信标和被测目标图像,利用两个合作信标解算光电平台相对于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然后利用地平面为水平平面的假设,解算出被测目标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本发明所述方法不需要激光测距仪、惯性姿态测量系统,只需要在地平面上布置两个合作信标。本发明所述方法测量方式简单,测量精度相比传统方法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同时具有较小的运算量,有利于硬件系统实现,减少了空中光电平台的体积和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空中光电测量平台目标定位方法,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和简单的硬件实现设备。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8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