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蝙蝠蛾卵护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8545.5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6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宋亚玲;汪国泰;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51223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杜朗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817000 青海省海西蒙古***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理盒 蝙蝠蛾 筛网 上部空间 下部空间 液位开关 扁平状 电磁阀 蛾卵 长方体结构 温度传感器 护理装置 矩形结构 控制电路 排水结构 插口 出水管 加热管 进水管 水箱 粘连 保湿 储水 滑轨 霉变 孵化 分割 死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蝙蝠蛾卵护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护理盒、排水结构、控制电路、液位开关A、液位开关B、水箱、出水管、进水管、筛网、滑轨、电磁阀A、温度传感器、加热管、电磁阀B;护理盒为扁平状的长方体结构,筛网为矩形结构可延筛网插口插入到护理盒内部,筛网插入到护理盒内部后将护理盒内部空间分割成上下两个空间;下部空间用于储水,上部空间储放蝙蝠蛾卵;扁平状的护理盒可使下部空间水与上部空间储放蛾卵较为接近,本装置在为蛾卵保湿;在为蝙蝠蛾卵提供较为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避免蝙蝠蛾卵互相粘连,发生霉变死亡,最终不能孵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蝙蝠蛾卵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蝙蝠蛾卵护理装置及使用该装置护理蝙蝠蛾卵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培育虫草过程中,首先需要培育蝙蝠蛾,一般的方法是首先必须对养虫设施及养虫土进行消毒,常用蓼属等植物的根须进行饲喂,也可用胡萝卜、苹果等进行喂养。
在大规模培育蝙蝠蛾的养殖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蝙蝠蛾卵通过孵化得到蝙蝠蛾幼虫,在蝙蝠蛾卵孵化过程中需提供较为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是人工培育过程中由于通常在封闭狭小的环境中进行,与野外环境差异较大,造成大量蝙蝠蛾卵互相粘连,发生霉变死亡,最终不能孵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蝙蝠蛾卵护理装置及使用该装置护理蝙蝠蛾卵的方法,解决了在大规模蝙蝠蛾培养过程中,在为蝙蝠蛾卵提供较为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避免蝙蝠蛾卵互相粘连,发生霉变死亡,最终不能孵化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蝙蝠蛾卵护理装置,包括护理盒、排水结构、控制电路、液位开关A、液位开关B、水箱、出水管、进水管、筛网、滑轨、电磁阀A、温度传感器、加热管、电磁阀B;所述的护理盒为扁平状的长方体结构,底部支起,一侧开有矩形的筛网插口;所述的护理盒内部的两个侧面上分别水平安装有一条滑轨,滑轨的一端位于筛网插口处,所述的筛网为矩形结构可延筛网插口插入到护理盒内部,并通过护理盒内部的两个侧面上的滑轨将筛网底部托住;所述的筛网插入到护理盒内部后将护理盒内部空间分割成上下两个空间;所述的护理盒盒体侧面位于其中一条滑轨下方连接出水管下端,所述的护理盒盒体侧面位于其中另一条滑轨下方连接排水结构,所述的排水结构与护理盒盒体侧面连接处其水平高度高于出水管与护理盒盒体侧面连接处;所述的水管上端与水箱底部连接,所述的水管安装电磁阀A;所述的水箱内设置加热管,所述的水箱侧面上部设置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电磁阀B;所述的水箱内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液位开关A和液位开关B;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水箱内侧面下部;所述的液位开关A、液位开关B、温度传感器、电磁阀A、加热管、电磁阀B与控制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电路还包括单片机、开关电源;开关电源接入AC220V电源,输出5V和24V电源为控制电路供电;所述的加热管通过交流接触器KM与单片机的P11端控制连接;所述的液位开关A和液位开关B与单片机的P12和P13端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P14端连接;所述的电磁阀A和电磁阀B分别通过继电器KA与单片机的P15和P16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筛网由两片大小为30-50目网片错位叠落而成。
优选的,所述的筛网上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的排水结构出口向下弯折,出水口处安装有集水槽。
一种蝙蝠蛾卵护理装置的护理蝙蝠蛾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适量的蝙蝠蛾卵放到筛网上,摇动筛网使每个蝙蝠蛾卵担在筛网的网格上;
S2:通过加热管将水箱内的水加热至100℃灭菌10分钟,停止加热,当水温回落至30℃后,将水注入到护理盒内;
S3:水箱内水排完后,继续往水箱内注水,重复步骤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8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