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网络的健康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8874.X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6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振平;张英坤;于军琪;隋䶮;陈亚州;赵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健康 监测 数据 采集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网络的健康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利用5G网络实现现场监测平台与远程监测平台之间的数据通信,通过在5G网络的转发中心中设置了请求列表,当现场监测平台向远程监测平台查询数据时,若请求列表中存在查询数据的返回值,则无需再向远程监测平台发送数据,从而降低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流量降低,从而减少了通讯的费用,进一步地提高了健康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康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5G网络的健康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具体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对结构物、建筑物的位移,应变,温度等参数检测,由于监测系统成本高、检测技术手段也相对落后,主要用于重大工程的结构健康监测,但未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对结构物、建筑物的监测一般设置有现场监测平台和远端监测平台,其中现场监测平台安装在结构物、建筑物上,用于收集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远端监测平台用于使工作人员远程查看现场的监测数据,现场监测平台与远端监测平台之间通过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连接。
目前物联网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能够实现对结构的健康实时监测,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对现场数据采集处理时,由于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且现场有时无法提供有线网络,无法对采集到数据进行处理,这些数据包括一些RS-232或者RS-485等接口的数据信息,以及各种传感器输出的开关量和模拟量信号。为了解决实际工程遇到的问题,可以借助5G网络技术实现对结构的健康监测。但是在实际监测工程中,一般采集数据比较频繁,要求数据采集终端与采集现场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因此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庞大的流量费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G网络的健康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5G网络实现健康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时产生流量过多,导致通讯费用过高,使得健康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方法无法大规模应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5G网络的健康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方法,所述的方法利用5G网络实现现场监测平台与远程监测平台之间的数据通信,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步骤1、判断当前通信的方向:
若现场监测平台需要将监测数据发送给远程监测平台,则执行步骤2;
若远程监测平台需要查询现场监测平台中的监测数据,则执行步骤3;
步骤2、现场监测平台利用5G网络将所述的监测数据发送给远程监测平台,具体包括:
步骤2.1、现场监测平台生成数据传输请求,所述的数据传输请求包括当前通信请求类型以及远程监测平台地址;所述的请求类型包括数据发送和数据查询;若当前通信请求类型为数据查询,所述的数据传输请求还包括当前通信请求内容;
将所述的数据传输请求和/或所述的监测数据封装在数据传输包中,将所述的数据传输包发送给5G网络中的转发中心;
步骤2.2、所述的转发中心从所述的数据传输包中解析出所述的数据传输请求和/或所述的监测数据,判断数据传输请求中的当前通信请求类型:
若当前通信请求类型为数据发送,则对所述的监测数据进行打包,获得发送数据包,将所述的发送数据包按照数据传输请求中的远程监测平台地址发送给远端监测平台,返回步骤1;
所述当前通信请求类型为数据查询,则将当前通信请求内容存入请求列表中,所述的请求列表中包括发生在当前通信之前的所有通信中的请求内容以及请求内容的返回值,查询所述的请求列表中是否存在与当前通信请求内容相同的请求内容:
若存在,则转发中心直接将与当前通信请求内容相同的请求内容的返回值发送给现场监测平台,返回步骤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88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