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分布式光纤对建筑结构振动进行全局预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8963.4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5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曾滨;许庆;邵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G01M7/02;G06F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光纤 建筑结构 振动 进行 全局 预警 方法 | ||
1.一种用分布式光纤对建筑结构振动进行全局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一)、用分布式光纤对建筑结构上的振动进行采集:
将光纤连续固定放置在建筑结构表面上,光纤的一端与相位光时域反射计设备相连,对光纤信号进行采集,在光纤上有n个采集点,以每秒为H频率对各个采集点进行平滑采样,得到n个点位的分布式光纤原始振动信号,每个点位采集得到的数据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采集得到的信号是n维数据矩阵,每个采集点每次采样值为sp,对每个采集点每1秒的原始信号进行取均值处理,该点的信号均值为:
其中为整根光纤的一个采集样本,i=m,持续m秒后,m>>n,得到m×n数据矩阵X={x1,x2,x3…xn}∈Rm×n;
(二)、计算上述数据矩阵X在高维核空间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对数据矩阵为X∈Rm×n进行标准化处理,n为样本数量,m为样本维度:
由原始数据矩阵每一列平均值组成Xmean矩阵:
其中Xmean为1行n列的矩阵,
计算原始数据矩阵方差组成Xstd矩阵:
其中i=1,2,3…m,为j列的平均值;由Xstdi的m个数据组成Xstd矩阵,Xstd为m行1列的矩阵,
计算原始数据矩阵标准化矩阵:
X0=(X-Im×1·Xmean)./(Im×1·Xstd)
式中Im×1为m×1维的单位向量;./运算符为前一个矩阵中的每个元素aij与后一个矩阵中的对应元素bij相除,X0为m×n的矩阵;
(2)、将m×n的矩阵X0转换成m×m的K矩阵和中心化矩阵
用公式Kij=exp(-||X0(i,:)-X0(j,:)||2/2σ2),对m×n的矩阵X0的第i行向量X0(i,:)与第j行向量X0(j,:)的差进行运算,其中i选自1至m,j选自1至m,σ为1-20000之间,将上述计算得到的Kij填入m×m的K矩阵中;
对K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中心化矩阵:
其中,Im是m×m维的单位矩阵,即所有元素都是1,为Im的转置矩阵;
(3)、计算得原始数据高维空间特征值λ和特征向量P:
根据公式:求得的特征值,并且将其特征值λK从大到小排列,得到λK={ξ1≥ξ2≥ξ3≥…≥ξm},其中Λm为m×m维的单位对角矩阵,即该矩阵的对角线元素为1,其余元素为0,
分别将λK={ξ1≥ξ2≥ξ3≥…≥ξm}中的ξ1,ξ2,ξ3,…,ξm带入公式中,得到λK对应的特征向量υK=[υ1,υ2,υ3,…υm]T,
计算得原始数据高维空间特征值λ={λ1,λ2,λ3…λm}和特征向量P=[p1,p2,p3,…pm]T,λ为m个特征值数组成的一维矩阵;P为m个特征向量组成的特征矩阵,
(三)、计算统计量T2的控制限:
根据λ={λ1,λ2,λ3…λm}中各个特征值的大小,选取其中前k个值λk={λ1,λ2,λ3…λk}满足条件其中β∈(0,1]为贡献率,常用值0.80、0.85、0.90、0.95、0.98或0.99,对应的Pk=[p1,p2,p3,…pk]T
利用HotellingT2计算统计量,采用自由度为(k,m-k)和置信水平为α∈(0,1]的F分布,用以下公式计算统计量T2的控制限:
(四)判断测试集xtest是否预警:
用步骤(一)的光纤在上述建筑结构上采集测试集xtest,xtest为1×n的一维矩阵,用步骤(二)中参数计算xtest的标准化矩阵为1×n的一维矩阵,进而得到高维核空间的映射矩阵对1×n的矩阵的向量与矩阵X0的第i行向量X0(i,:)的差进行运算,i在1至m中进行选择,xK_test为1×m的一维矩阵,由矩阵xK_test计算出中心化映射矩阵其中,Im是m×m维的单位矩阵,Itest是1×m维的一维单位矩阵,即所有元素都是1,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
λ为m个特征值数组成的一维矩阵;P为m个特征向量组成的特征矩阵,Λm为m×m维的单位对角矩阵,为转置矩阵;当时,判断发生异常并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89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