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9081.X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5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韩邦成;叶向阳;郑世强;李海涛;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1/28 | 分类号: | B64G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安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悬浮 控制 力矩 陀螺 高速 转子 装置 | ||
1.一种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装置,主要由飞轮(1)、三自由度一体化磁轴承(2)、高速电机(3)、陀螺房(4)、保护轴承(5)、径向位移传感器(6)、轴向位移传感器(7)和端盖(8)组成,其中飞轮(1)、高速电机(3)转子部分、三自由度一体化磁轴承(2)转子部分组成装置的转子组件,陀螺房、高速电机定子部分、三自由度一体化磁轴承定子部分和端盖组成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之间通过高速电机(3)实现转子高速旋转,同时通过三自由度一体化磁轴承(2)支撑实现非接触稳定悬浮,高速电机(3)需要成对使用并对称安装在飞轮(1)轮体两侧,高速电机(3)的内转子和外转子与飞轮(1)轮体固连,定子通过螺钉与陀螺房(4)相连,三自由度一体化磁轴承(2)需要成对使用并对称布置在飞轮(1)轴向两侧,其定子部分与陀螺房(4)通过过盈配合固连,转子部分与飞轮(1)轴端通过过盈配合固连,径向位移传感器(6)布置在三自由度一体化磁轴承(2)的轴向外侧,通过径向传感器座用螺钉与陀螺房(4)固连,径向位移传感器(6)探头与飞轮(1)圆周面之间形成径向探测间隙,保护轴承(5)组件位于径向位移传感器(6)外侧,通过轴承座与陀螺房(4)固连,保护轴承(5)固定于轴承座内,其轴承外圈与飞轮(1)轴肩形成轴向保护间隙,轴承内圈与飞轮(1)圆周面形成径向保护间隙;轴向位移传感器(7)通过螺钉固定在轴承座上,其轴向位移传感器(7)探头与飞轮(1)端面形成轴向探测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自由度一体化磁轴承(2)为永磁偏置、电磁控制的混合式磁轴承,包括定子和转子两部分,其中定子部分由定子铁心(21)、径向线圈(22)、径向导磁环(23)、永磁体(24)、上轴向导磁环(25)、下轴向导磁环(26)、轴向线圈(27)组成,转子部分由转子铁心(28)、转子导磁套(29)组成,永磁体(24)位于径向导磁环(23)和上轴向导磁环(25)之间,将径向磁轴承和轴向磁轴承集成为一体,永磁体(24)的上方是径向导磁环(23),径向导磁环(23)的内部是定子铁心(21),定子铁心(21)的磁极上绕有径向线圈(22),转子铁心(28)位于定子铁心(21)的内部,同转子导磁套(29)通过过盈配合固连,转子导磁套(29)位于转子铁心(28)内侧,与飞轮(1)通过过盈配合固连;
所述转子导磁套(29)下端带有推力盘,该推力盘与下轴向导磁环(26)在轴向形成磁间隙,转子导磁套(29)与上轴向导磁环(25)在径向形成磁间隙,两个三自由度一体化磁轴承(2)的轴向部分共同作用,限制转子轴向平动,与径向部分一起,恰好形成转子高速旋转所需的五自由度支撑;
所述永磁体(24)采用轴向充磁,永磁磁路从永磁体(24)的N极出发依次通过三自由度一体化磁轴承(2)的径向部分和轴向部分,最后回到永磁体(24)的S极;永磁体(24)为圆环结构,由整环导磁材料制成,或者由4个、8个或12个永磁圆弧段拼接而成;
所述定子铁心(21)和转子铁心(28)采用导磁性能良好的软磁材料冲压叠制而成,定子铁心(21)由4个磁极组成,每个定子铁心(21)的磁极上绕有径向线圈(22),定子铁心各磁极上的径向线圈(22)为独立控制,定子铁心(21)磁极内表面和转子铁心(28)外表面在径向留有一定气隙,形成径向磁间隙;
所述上轴向导磁环(25)和下轴向导磁环(26)由实心软磁材料制成,构成截面为“U”型结构的整环,“U”型槽内绕有轴向线圈(27),仅调节与转子导磁套(29)一面的轴向吸力;
所述转子导磁套(29)由实心软磁材料制成,转子导磁套(29)与上轴向导磁环(25)在径向形成磁间隙,转子导磁套(29)下端推力盘部分与下轴向导磁环(26)在轴向形成磁间隙;
高速电机(3)由外转子铁心(31)、外转子压环(32)、磁钢(33)、内转子铁心(34)、内转子压环(35)、定子骨架(36)、定子绕组(37)组成,磁钢(33)的外侧是外转子铁心(31),磁钢(33)和外转子铁心(31)的轴向下方安装有外转子压环(32),内转子铁心(34)位于外转子铁心(31)的径向内侧,内转子铁心(34)的轴向下方安装有内转子压环(35 ),定子骨架(36)位于磁钢(33)和内转子铁心(34)之间,定子骨架(36)上布置定子绕组(37),定子绕组(37)同位于径向外侧的磁钢(33)和径向内测的内转子铁心(34)形成磁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908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轨光学卫星匀降速推扫姿态规划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航天器的磁流体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