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于直播棉花一次性种肥同播的肥料及施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39327.3 申请日: 2019-08-12
公开(公告)号: CN110343007A 公开(公告)日: 2019-10-18
发明(设计)人: 郑曙峰;周治国;韩效钊;王维;徐道青;陈敏;阚画春;刘小玲;李淑英;邹朋;刘荣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G3/08;A01C21/00
代理公司: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地址: 230031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施肥 棉花 肥料 一次性 种肥 缓释氮肥 有效解决 生育期 释放期 缓释 钾肥 农业面源污染 肥料利用率 一次性施入 直播 肥料配比 肥料用量 棉花机械 田间作业 养分配比 追肥 有效地 土壤 耕层 基肥 硫肥 追施 机械化 配方 播种 保证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于直播棉花一次性种肥同播的肥料及施肥方法,通过不同释放期的缓释氮肥、缓释钾肥及普通氮、磷、钾、硼、锌、硫肥进行配方和混合,在棉花机械播种的同时将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耕层土壤,不再进行土壤追施肥料。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不同释放期缓释氮肥、缓释钾肥及普通肥料配比,有效地保证棉花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减少了肥料用量;有效解决了棉花施肥次数多、不同生育期肥料养分配比难控制等问题,减少了棉花施肥次数,节省了施肥用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益,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2)通过一次性机械种肥同播,有效解决了棉花中后期追肥田间作业困难等问题,实现了施肥机械化、轻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于直播棉花一次性种肥同播的肥料及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占世界总产的20-35%。棉花具有生育期长、无限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重叠时间长等生物学习性,使得棉花施肥技术更加复杂,施肥技术对产量的贡献率大。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常规的施肥方式包括基肥、苗肥、蕾肥、花铃肥和盖顶肥等3-5次。棉花生产常规肥料和常规施肥技术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施肥次数多,花工多,追肥工序复杂,田间操作不便,难以满足轻简化机械化栽培的需要;二是施肥技术难以掌握,存在盲目过量施肥、施肥方法和时期不合理等问题,肥效低、面源污染重;三是常规技术中存在大量施肥期与干旱雨涝等灾害高发期重叠导致无法追肥或肥害而减产的重大难题。因此,急需研究适合于直播棉花一次性种肥同播的肥料及施肥方法。

有关棉花一次性施肥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其中,“盐碱地棉花一次性施肥效应研究”(辛承松等,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16年年会论文汇编》,p169)一文中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棉花一次性施肥方法,采用控释复合肥+普通尿素一次性施用;“棉花缓控释尿素(CRU)肥效试验”(吴以学,《湖北植保》2013年第4期,p1-3)一文公开了缓控释尿素(CRU)一次性施肥,但钾肥需分2次施用(60%作基肥、40%作花铃肥);“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车升国,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p130-140)公开了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滨海盐碱地不同施肥模式对棉花氮磷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何伟,《水土保持学报》,2018年6月,p295-300)公开了一次性施肥处理(非控释氮和控释氮1:2配合)籽棉产量与习惯施肥效果接近;张教海(《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5月,p1089-1091)、梅建虎(《江西棉花》,2009年4月,p22-24)、阚画春(《中国棉花》,2009年4月,p15-17)等公开了“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复合肥)”,可以一次性施用,但未涉及种肥同播;更重要的是,以上公开的棉花一次性施肥都采用控释肥或缓控释肥为原料,而我国现行的标准只有《GB/T 23348-2009 缓释肥料》、《GB/T 29401-2012硫包衣尿素》和《GB/T 34763-2017脲醛缓释肥料》等,尚无“控释肥料”和“缓控释肥料”标准,市场上无符合标准的原料产品,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无法实现,另外,所公开的一次性施肥配方未全部包含棉花所必需的氮、磷、钾、硼、锌、硫等养分,且其施肥方法也未涉及“种肥同播”。

“棉花氮代谢对一次施肥时间的响应特性”(张杰锟,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p7)公开了棉花一次性施肥,但所用肥料为常规速效肥料,未涉及缓释肥和“种肥同播”,其一次性施肥时期为棉花开花期,田间操作不便,容易造成棉株机械损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9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