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加工用环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9382.2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9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许义彬;许德俊;刘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杨家坤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工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加工用环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竖直上方设置有过线筒一、过线筒二和过线筒三,过线筒二和过线筒三分别设置在过线筒一的两侧,过线筒一和过线筒二的底部与底板之间分别设置有转动座和固定底座,所述底板的顶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的顶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侧与过线筒三之间设置有固定座二,所述滑板远离过线筒一的一侧与滑槽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一,所述过线筒一、过线筒二和过线筒三的外侧分别套设有轨道筒一、轨道筒二和轨道筒三。本发明保证了切割效果,且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加工用环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缆在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在电缆的一端进行对电缆外皮的进行环切,进而使得电缆的内芯裸露后进行对接,人们均是通过手动进行电缆末端的环切,费时费力,且切口的平整度也较差,满足不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耗费人力且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缆加工用环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加工用环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竖直上方设置有过线筒一、过线筒二和过线筒三,过线筒二和过线筒三分别设置在过线筒一的两侧,过线筒一和过线筒二的底部与底板之间分别设置有转动座和固定底座,所述底板的顶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的顶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侧与过线筒三之间设置有固定座二,所述滑板远离过线筒一的一侧与滑槽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一,所述过线筒一、过线筒二和过线筒三的外侧分别套设有轨道筒一、轨道筒二和轨道筒三,所述轨道筒一、轨道筒二和轨道筒三的靠近弹簧组一的一端均为喇叭状,且轨道筒一、轨道筒二和轨道筒三的内壁分别开设有轨道槽一、轨道槽二和轨道槽三,所述底板的竖直上方设置有轨道横板,所述轨道横板的两端底侧与底板的顶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轨道横板的外侧滑动套设有滑套,且轨道筒一、轨道筒二和轨道筒三的顶侧与滑套之间均分别固定焊接有连杆,所述轨道横板的板体开设有竖直通孔并固定连接有滑筒一,所述滑筒一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开设有水平通孔,且水平通孔的顶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接触滚轮,所述滑套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轨道板,所述轨道板的一端延伸至水平通孔内,且接触滚轮的底侧与轨道板的顶侧滑动接触连接,所述过线筒一、过线筒二和过线筒三的筒体开设有若干个侧孔并分别固定连接有滑筒二,且滑筒二内分别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外连板和侧压板,且分别位于轨道筒一、轨道筒二和轨道筒三的内侧,所述外连板远离滑杆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轨道杆,且轨道杆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轨道槽一、轨道槽二和轨道槽三内,所述外连板与过线筒一、过线筒二和过线筒三的外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组二,所述过线筒一内设置有若干个切刀,所述过线筒二和过线筒三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橡胶条,且切刀和橡胶条分别与侧压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筒一位于弹簧组一的竖直上方,且滑动架的底侧与固定座二远离过线筒一的一侧的顶部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套的顶侧固定焊接有推柄。
优选的,所述侧压板分别环形等距且相互平行的设置在过线筒一、过线筒二和过线筒三内侧。
优选的,所述轨道板的顶侧为折面形结构,且轨道板靠近滑套的一端顶侧的水平高度大于轨道板远离滑套的一端顶侧的水平高度。
优选的,所述轨道杆远离外连板的一端均为半球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加工用环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人工单步操作完成电缆末端的环切与去外皮,便捷了人们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发明在线缆进行环切的过程中,对切口的两侧均进行固定,从而切口较为平滑,保证了切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9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