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敏感数据的改进型安全JSON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0054.4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0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恒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08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晏荣府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码本 服务器端 客户端 秘钥 加密 敏感数据 改进型 传输 分发 数据包传输过程 非对称加密 安全传输 传输过程 传输流程 对称加密 机制实现 加密方式 字段查询 包格式 数据包 解密 破解 字段 发送 安全 携带 改进 | ||
1.一种面向敏感数据的改进型安全JSON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信方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部分;
首先,通过密码本分发机制实现密码本的分发,使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拥有相同的密码本;
其次,客户端随机在密码本中选择秘钥对拟发送的JSON数据包进行加密,并在加密JSON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携带标志秘钥的Code字段;
最后,服务器端通过Code字段查询相应的秘钥完成对接收到的加密JSON进行解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敏感数据的改进型安全JSON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器端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公钥与私钥,客户端发送请求时,服务器端将公钥发生给客户端,客户端利用对称加密算法生成生成带标识的N个KEY组成的密码本,保存本地以供后续使用,之后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接收到的公钥将密码本加密后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到加密后的密码本后,使用私钥进行解密并保存本地以供后续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敏感数据的改进型安全JSON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密码本的生成与分发流程如下:
(1)服务器端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公钥与私钥;
(2)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
(3)服务器端将公钥发送给客户端;
(4)客户端利用对称加密算法生成生成带标识的N个KEY组成的密码本,保存本地以供后续使用;
(5)客户端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接收到的公钥将密码本加密后发送给服务器端;
(6)服务器端接收到加密后的密码本后,使用私钥进行解密并保存本地以供后续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敏感数据的改进型安全JSON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器端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根据业务流程将待响应的数据封装成JSON数据包,服务器端随机使用密码本中的KEY将JSON数据包中的Key与Value全部进行加密,JSON数据包加密后,在JSON数据中写入新字段Code,其值为加密KEY的标识,组成新的JSON数据包并返回给客户端以供业务需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敏感数据的改进型安全JSON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JSON数据包的加密流程如下:
(1)客户端根据业务需要发送GET或POST请求到服务器端;
(2)服务器端接受请求、处理请求并生成待发送的响应数据,将待发送的响应数据封装成JSON数据包;
(3)服务器端随机使用密码本中的KEY将JSON数据包中的Key与Value全部进行加密;
(4)JSON数据包加密后,在JSON数据中写入新字段Code,其值为加密KEY的标识,组成最终的JSON数据包;
(5)服务器端返回最终的JSON数据包到客户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敏感数据的改进型安全JSON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客户端接收到加密后的JSON数据包后,首先确保JSON数据包完整性,使用JSON数据包中Code值在密码本进行查询获得对应KEY,利用对称加密的算法使用对应KEY将JSON进行解密,获得原始JSON数据包以供业务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面向敏感数据的改进型安全JSON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ON数据包的解密流程如下:
(1)客户端收到响应的JSON数据包,检查JOSN数据包完整性以防传输过程中或其他环节导致JSON数据丢失问题,若JSON数据完整则执行(2),否则返回错误提示;
(2)客户端使用JSON数据包中Code值在密码本进行查询获得对应加密KEY;
(3)客户端利用加密KEY对JSON数据包进行解密,获得最终原始JSON数据包,以供客户端业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恒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恒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00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