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磨损的金属件表面等离子熔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0726.1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4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姜涛;景雷雷;李戈;赵先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德创表面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C22C38/56;C22C38/50;C22C38/34;C22C38/06;C22C37/10;C22C3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损 金属件表面 等离子熔覆 金属件 熔覆 耐磨涂层 涂层材料 耐磨损 预处理 后处理 耐磨性 耐冲击性 耐腐蚀性 热量集中 使用寿命 原料制备 热影响 熔覆层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磨损的金属件表面等离子熔覆方法,包括S1、制作耐磨损金属件表面涂层材料;S2、对易磨损的金属件进行预处理:S3、将耐磨损金属件表面涂层材料等离子熔覆到易磨损金属件的表面和S4、等离子熔覆后处理,制得成品这四个步骤,制作时,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对易磨损金属件表面进行熔覆处理,获得耐磨涂层,该工艺具有熔覆层性能好、结合强度高、热量集中、作用时间短、熔覆区热影响小等优点;且以Al、Ni、Cr、Si、C、Ti和Fe为原料制备的耐磨涂层熔覆于易磨损金属件表面后,能够有效提高易磨损金属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及耐冲击性,延长了易磨损金属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强化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磨损的金属件表面等离子熔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和基本建设的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型工程中使用的金属件防磨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的工程中使用的金属件通常都是使用电弧工艺涂抹一层耐磨损涂层,这种方式制成的金属件耐磨损性能较差,在长期作业后,容易被损坏,增加了国家工程用具的制造成本。为此,亟需要一种提高金属件耐磨损涂层的方法,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易磨损的金属件表面等离子熔覆方法,利用等离子熔覆表面处理技术,有效将生产成本,提高制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磨损的金属件表面等离子熔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磨损的金属件表面等离子熔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耐磨损金属件表面涂层材料;
S2、对易磨损的金属件进行预处理:
S3、将耐磨损金属件表面涂层材料等离子熔覆到易磨损金属件的表面;
S4、等离子熔覆后处理,制得成品。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制作耐磨损金属件表面涂层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1、准备原材料:
该用于易磨损金属件的耐磨金属涂层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Al:24~30%、Ni:4~6%、Cr:4~4.5%、Si:2~3%、C:2~3%、Ti:1.5~2.5%、余量为Fe;
S12、将步骤S11中所述的原料放入熔炼炉中,将炉温升至1350~1360℃,在1350~1360℃的温度下熔炼1~3小时,搅拌均匀,然后将温度降至为770~780℃,然后保温3~5小时之后,空冷至410~440℃,然后以9~11℃/s的速度水冷至220~230℃,再空冷至室温;
S13、将步骤S12得到的材料放入球磨机中,将温度增加至500℃,保温1~2小时,然后启动球磨机磨粉,再将温度增加至600~650℃,保温1~2小时,再降低至350~360℃,粉碎,过150~180目筛,得涂层粉末颗粒物;
S14、将涂层粉末颗粒物均匀摊开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内,抽真空,并将温度调节为200~300℃,保温3~5小时,制得耐磨损金属件表面涂层材料。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对易磨损的金属件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21、用丙酮和无水乙醇的混合物清洗易磨损金属件,将易磨损金属件表面的油污、锈迹清除,再使用清水清洗易磨损金属件,并进行干燥处理;
S22、对干燥后的易磨损金属件进行喷砂处理,喷砂工艺为:喷砂气体压力0.4~0.5MPa,喷砂距离100~150mm,喷砂角度60~90°;
S23、对喷砂处理后的易磨损金属件进行表面净化处理,并将其吹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德创表面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德创表面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0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