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向孔道微流体发电器件及其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0894.0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9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宇婷;孙胜童;武培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B01L3/00;F03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器件 微流体 取向 制备和应用 孔道 水溶 纤维 聚二甲基硅氧烷 二甲基硅氧烷 索氏提取法 微电子器件 浸入 发电条件 发电性能 供能设备 基体材料 输出信号 信号输出 真空辅助 后固化 预聚液 可用 流阻 去除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微流体发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由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体材料,水溶性纤维为孔道模板,形成具有取向的孔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体发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为道康宁184;水溶性纤维为聚乙烯醇纤维,直径为110-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体发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体发电器件的发电流体为氯化钾和/或氢氧化钾的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体发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向的孔道结构具体为直径为110-150μm、100-150根;表面粗糙,孔隙率达20-30%;有沿水溶纤维方向的取向。
5.一种微流体发电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双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预聚溶液;
(2)在模具中排列水溶性纤维,将上述混合预聚溶液倒入模具中,真空辅助浸润纤维,热固化,然后去除纤维,得到微流体发电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双组分为质量比为8:1-15:1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震荡后使用消泡机消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模具为直径为2-6mm,长度为5-10cm的石英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热固化温度为60-90℃,时间为30-80min;去除纤维为经索氏提取法溶解纤维。
9.一种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制备的微流体发电器件。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体发电器件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08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