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气压制动系统的管路固定装置、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1783.1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1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腾;张斌;刘圣杰;郭庆刚;胡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4 | 分类号: | B60T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崔建章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制动系统 管路固定装置 机动车辆 夹口 环抱 固定气压 规则排布 制动系统 麻花 周边部 成排 扭绞 线扎 穿插 应用 环绕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气压制动系统的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为周边部具有环抱夹口体(31)的瓣花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气压制动系统的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按照环绕抱持固定口的方式把环抱夹口体(31)集成在瓣花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气压制动系统的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是:瓣花块设置为包含有中间支撑部(1)和夹持爪部(2),
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橡胶开口环,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环抱夹口体(31)上,
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弹簧片,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瓣花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气压制动系统的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在中间支撑部(1)上设置有夹持爪部(2),在相邻的两个夹持爪部(2)之间的内侧面部设置有环抱夹口体(31)并且在相邻的两个夹持爪部(2)之间的外侧面部设置有涨开夹口体(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气压制动系统的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中间支撑部(1)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枝部(11)、第二枝部(12)和第三枝部(13)并且第一枝部(11)的内端头、第二枝部(12)的内端头和第三枝部(13)的内端头设置为相互联接,第一枝部(11)的外端头、第二枝部(12)的外端头和第三枝部(13)的外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夹持爪部(2)联接并且第一枝部(11)和第二枝部(12)之间的连接部、第二枝部(12)和第三枝部(13)之间的连接部、第三枝部(13)与第一枝部(11)之间的连接部分别设置为与气压制动系统的管路接触式联接,第一枝部(11)和第二枝部(12)之间的连接部、第二枝部(12)和第三枝部(13)之间的连接部、第三枝部(13)与第一枝部(11)之间的连接部分别设置为弧形侧面体,第一枝部(11)、第二枝部(12)和第三枝部(13)分别设置为条状体并且第一枝部(11)、第二枝部(12)和第三枝部(13)设置为呈Y字形分布,
或,夹持爪部(2)设置为包含有第一夹持爪部(21)、第二夹持爪部(22)、第三夹持爪部(23)、第四夹持爪部(24)、第五夹持爪部(25)和第六夹持爪部(26)并且第一夹持爪部(21)的内端头、第二夹持爪部(22)的内端头、第三夹持爪部(23)的内端头、第四夹持爪部(24)的内端头、第五夹持爪部(25)的内端头和第六夹持爪部(26)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中间支撑部(1)联接,第一夹持爪部(21)、第二夹持爪部(22)、第三夹持爪部(23)、第四夹持爪部(24)、第五夹持爪部(25)和第六夹持爪部(26)分别设置为包含有爪条部(27)和杆头部(28)并且爪条部(27)的内端头设置为与中间支撑部(1)联接,爪条部(27)的外端头设置为与杆头部(28)的外侧面部联接并且爪条部(27)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气压制动系统的管路接触式联接,爪条部(27)设置为弧形片状体并且杆头部(28)设置为圆形柱状体,
或,第一夹持爪部(21)的内端头和第六夹持爪部(26)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枝部(11)的外端头联接并且第二夹持爪部(22)的内端头和第三夹持爪部(23)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二枝部(12)的外端头联接,第四夹持爪部(24)的内端头和第五夹持爪部(25)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三枝部(13)的外端头联接并且第一枝部(11)和第二枝部(12)之间的连接部、第一夹持爪部(21)的内侧面部及第二夹持爪部(22)的内侧面部设置为组成其中第一个环抱夹口体(31),第二枝部(12)和第三枝部(13)之间的连接部、第三夹持爪部(23)的内侧面部及第四夹持爪部(24)的内侧面部设置为组成其中第二个环抱夹口体(31)并且第三枝部(13)与第一枝部(11)之间的连接部、五夹持爪部(25)的内侧面部及第六夹持爪部(26)的内侧面部设置为组成其中第三个环抱夹口体(31),第一夹持爪部(21)的外侧面部和第六夹持爪部(26)的外侧面部设置为组成其中第一个涨开夹口体(32)并且第二夹持爪部(22)的外侧面部和第三夹持爪部(23)的外侧面部设置为组成其中第二个涨开夹口体(32),第四夹持爪部(24)的外侧面部和第五夹持爪部(25)的外侧面部设置为组成其中第三个涨开夹口体(32)并且环抱夹口体(31)的轮廓线设置为圆周线的一部分,涨开夹口体(32)设置为V字形槽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17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