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收集的接口服务功能监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2294.8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5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蒋朵拉;宋德超;贾巨涛;张伟伟;黄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张杰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收集 接口 服务 功能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数据收集的接口服务功能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监测设备对接口发起服务功能监测请求;判断所述接口是否对监测请求发生响应,若发生响应,则判断所述接口响应的内容是否符合预期,若发生异常,根据异常信息分析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并形成异常分析报告,将异常信息及异常分析报告存储在目标服务器,所述目标服务器还将异常信息及异常分析报告发送给管理员;管理员根据存储在目标服务器中的监测记录和/或异常分析报告判断接口当前服务功能状态。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问题解决效率的同时加强服务数据可靠性与运行稳定性。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收集的接口服务功能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越来越多软件通过平台化为用户提供服务,第三方可以根据平台提供接口定制自己需要服务,因此如今软件经常涉及接口测试。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接口测试是向接口提交输入数据,获取返回结果并分析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的测试。
因此,对于软件行业来说,数据安全性与数据运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特性,一旦出现谬误,很有可能用户会对产品彻底失望,从而导致信誉、金钱等各方面损失,对接口服务的测试是保证数据可靠性与服务稳定性的重要举措。
目前,市面上的接口服务测试是通过检测端口占用等了解服务是否仍然正常运行,这种接口服务测试方法并不能满足用户对数据安全性与数据运行稳定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接口服务监测方法不能确保数据安全性与数据运行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收集的接口服务功能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监测设备定时对接口发起服务功能监测请求;
S2,判断所述接口是否对监测请求发生响应,若发生响应,则执行S3;若发生异常,则执行S4;
S3,判断所述接口响应的内容是否符合预期,若符合预期,则将监测记录存储在目标服务器,若发生异常,则执行S4;
S4,根据异常信息分析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并形成异常分析报告,将异常信息及异常分析报告存储在目标服务器,所述目标服务器还将异常信息及异常分析报告发送给管理员;
S5,管理员根据存储在目标服务器中的监测记录和/或异常分析报告判断接口当前服务功能状态。
优选的,在步骤S1中,监测设备对接口发起服务功能监测请求,步骤为:
S1.1,为接口设置特定服务功能;
S1.2,监测设备定时对接口发起特定功能测试请求。
优选的,所述步骤S2,具体为:
S2.1判断所述接口对监测请求是否发生响应:
若发生响应,则执行S3;
若发生异常,则执行S2.2;
S2.2记录发生异常的次数,并判断记录的发生异常的次数是否达到设定值:
若未达到设定值,监测设备实时对接口发起服务功能临时监测请求;
若达到设定值,执行S4。
优选的,所述步骤S2,具体为:S2.1判断所述接口对监测请求是否发生响应:
若发生响应,则执行S3;
若发生异常,则执行S2.2;
S2.2记录发生异常的次数,并判断记录的发生异常的次数是否达到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2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