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杨树皮类脂超临界萃取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2449.8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7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龙;张兴晓;姜琳琳;唐金秀;黄清荣;朱洪伟;于馨;陈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A61K36/76;A61P35/00;A61P29/00;A61P3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640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杨树皮类脂 超临界萃取 杨树皮 萃取 超临界萃取装置 不饱和脂肪酸 超临界萃取法 免疫增强 生物活性 萃取压力 磷脂 维生素E 萃取釜 粉粹 烘干 净选 切块 淘洗 阴干 治疗 应用 肿瘤 预防 | ||
1.一种杨树皮类脂超临界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杨树皮依次净选、淘洗、阴干、切块、烘干、粉粹,得到杨树皮粉末;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杨树皮粉末放置于超临界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选定萃取时间、CO2流量、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两次压力分离、利用超临界萃取法进行萃取;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进行检测干物质含量≥90%,维生素E含量为≥1600mg/kg,磷脂含量≥1.2%,皂化值≥120mg/g,并且经GC-MS检测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45%,亚麻酸含量≥5%时,即得到杨树皮类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树皮类脂超临界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阴干至树皮表面没有水分,切块切成50-60mm粒度,烘干温度为80℃、时间为5-6小时,烘干至水分为12-15%,粉碎至4-5mm的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树皮类脂超临界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萃取时间优选为120min;CO2流量优选为20~25kg/h;萃取温度为40~50℃;萃取压力优选为25~3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树皮类脂超临界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第一次分离温度为35~45℃,第一次分离压力为7~9MPa,第二次分离温度为30~35℃,第二次分离压力为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超临界萃取的杨树皮类脂应用于增强免疫力。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超临界萃取的杨树皮类脂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癌、结肠癌等肿瘤。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超临界萃取的杨树皮类脂应用于治疗抑制炎性细胞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24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