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绞线外径尺寸的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3139.8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洋;彭平;李学斌;路超;鲁衍任;花思明;赵德胜;杨玉军;寇宗乾;孟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3/00 | 分类号: | D07B3/00;D07B7/02 |
代理公司: | 32309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隋玲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4434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线 张力调节装置 调节装置 控制装置 校圆装置 变型 绞合机 单丝 准确度 对绞线 直线度 校圆 校直 判定 测量 修正 生产 | ||
1.一种绞线外径尺寸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绞前改善部分和绞后控制部分;
所述绞前改善部分包括单丝张力调节装置(2)、预变型调节装置(3)和绞合机(4);
所述绞后控制部分包括在线校圆装置(6);
所述单丝张力调节装置(2)、预变型调节装置(3)、绞合机(4)以及在线校圆装置(6)沿水平方向顺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线外径尺寸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丝张力调节装置(2)包含底盘(2.1),所述底盘(2.1)上安装有上导向轮(2.2)和下导向轮(2.3),所述上导向轮(2.2)与下导向轮(2.3)以底盘(2.1)水平方向的中线为基准呈对称分布,所述上导向轮(2.2)和下导向轮(2.3)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所述上导向轮(2.2)和下导向轮(2.3)的数量总和与单丝(1)的根数相匹配;
所述底盘(2.1)上还安装有张力传感器(2.5);
所述上导向轮(2.2)、下导向轮(2.3)以及张力传感器(2.5)均通过导线连接一号PLC处理器(2.4);
所述单丝(1)通过上导向轮(2.2)的顶端或下导向轮(2.3)的底端调节张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线外径尺寸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变型调节装置(3)包含底座(3.1);
所述底座(3.1)上安装有导向轮组(3.2),所述导向轮组(3.2)是纵向分布安装在底座(3.1)上的一列导向轮,多个导向轮以底座(3.1)水平方向的中线为基准呈对称分布;
所述导向轮组(3.2)有多个,多个导向轮组(3.2)沿水平方向均匀设置在底座(3.1)上;
所述底座(3.1)上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4),所述压力传感器(3.4)以及多个导向轮组(3.2)均通过导线连接二号PLC处理器(3.3);
单丝(1)以连续横向的S形方式依次通过位于同一水平上的一行导向轮,且导向轮总行数与单丝的数量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线外径尺寸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校圆装置(6),包含Y型校直装置(6.1)、旋转筒体校圆装置(6.2)和固定架(6.3),所述固定架(6.3)由左到右依次包括纵向支架和横向支架,整体成横向“T”字形,所述Y型校直装置(6.1)安装在纵向支架上,所述旋转筒体校圆装置(6.2)安装在横向支架上;
绞线(5)依次穿过Y型校直装置(6.1)和旋转筒体校圆装置(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绞线外径尺寸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校直装置(6.1)包括Y型校直器(6.1.1);
所述Y型校直器(6.1.1)内设置有凹型轮(6.1.2),所述凹型轮(2)上方还设有压力传感器(6.1.3),所述压力传感器(6.1.3)通过导线连接自动调节装置(6.1.5),所述自动调节装置(6.1.5)安装在Y型校直器(6.1.1)顶部;
所述Y型校直器(6.1.1)一侧还安装有报警感应器(6.1.4),所述报警感应器(6.1.4)、压力传感器(6.1.3)以及自动调节装置(6.1.5)关联形成触发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绞线外径尺寸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校直器(6.1.1)内的凹型轮(6.1.2)有三个,三个凹型轮(6.1.2)呈Y型排布,三个凹型轮(6.1.2)之间的间隙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绞线外径尺寸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体校圆装置(6.2)包括旋转筒体(6.2.1),所述旋转筒体(6.2.1)通过轴承(6.2.2)和支架(6.2.3)安装在固定架(6.3)上,所述轴承(6.2.2)通过皮带(6.2.4)与电动机(6.2.5)连接;
所述旋转筒体(6.2.1)内设置有校圆辊(6.2.6),所述旋转筒体(6.2.1)一侧装有调机轮(6.2.7),所述校圆辊(6.2.6)通过调机轮(6.2.7)调节垂直间隙,所述垂直间隙大小是所生产绞线(5)要求的线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31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