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脖戴式语音交互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3152.3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曹龙飞;曹真龙;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当高(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模块 信号放大模块 话筒 拾音模块 转换组件 电连接 语音交互 防滑 支架 耳机 传递 电信号传递 电流回路 两端设置 一端设置 嘈杂环境 电流表 电阻 基板 壳体 拾音 振膜 强弱 话语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脖戴式语音交互耳机,具体涉及语音交互耳机领域,包括防滑脖挂支架,所述防滑脖挂支架的两端设置有拾音模块,所述拾音模块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拾音模块包括拾音壳体、第一控制模块、查重模块、信号放大模块、振动转换组件和话筒,查重模块分别与振动转换组件和话筒电连接,且查重模块与信号放大模块电连接,信号放大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发明通过振膜、基板和电阻之间形成强弱不同的电流回路并通过电流表将电信号传递至查重模块处,与话筒传递的信号经过查重模块的提取出来并传递至第一控制模块,使得在外界的嘈杂环境中,通过话筒、振动转换组件配合查重模块可以将使用者的话语清楚的传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交互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脖戴式语音交互耳机。
背景技术
人的发音器官主要是喉,而声带则是发音的主要部位。它是两片带状的纤维质薄膜附在喉部的勺状软骨上,由四块肌肉组成的喉肌,各司其职地控制着声带的紧张和松驰以及声门张开的大小。当气流流经声门时,冲击声带引起震动而发声。如果你把手贴在脖子上喉的部位,发声时,手会感到轻微的震动,这是因为声带在震动。
正常情况下,发音的条件是声带有一定的张力,声带运动正常,声带边缘整齐,声门能闭合。喉部发出的声音是原音,经咽、腭、舌、齿、唇等部位的休整及鼻腔、鼻窦、胸腔等处的共鸣即产生了复杂的语言。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智能穿戴设备如语音交互耳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智能穿戴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
但是现有的脖戴式语音交互耳机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处于特别嘈杂的环境中,杂乱的声音信号很难使得脖戴式语音交互耳机接收指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脖戴式语音交互耳机,通过软壳体紧贴咽喉处,并使得振膜紧贴咽喉处皮肤,通过声带振动带动振膜产生振动,从而使得振膜、基板和电阻之间形成强弱不同的电流回路并通过电流表将电信号传递至查重模块处,与此同时话筒也将周围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查重模块处,经过查重模块将话筒和振动转换组件的相似信号提取出来通过信号放大模块并传递至第一控制模块,使得在外界的嘈杂环境中,通过话筒、振动转换组件配合查重模块可以将使用者的话语清楚的传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脖戴式语音交互耳机,包括防滑脖挂支架,所述防滑脖挂支架的两端设置有拾音模块,所述拾音模块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模块;
所述拾音模块包括拾音壳体、第一控制模块、查重模块、信号放大模块、振动转换组件和话筒,所述查重模块分别与振动转换组件和话筒电连接,且查重模块与信号放大模块电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振动转换组件包括软壳体,所述软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振膜、基板和电阻;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壳体、CPU控制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语义识别模块、语音合成模块、储存模块、降噪处理模块、电源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和蓝牙模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放置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耳机,且耳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铁片,且铁片的背面与磁铁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耳机通过导线与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查重模块和话筒均位于拾音壳体内部,且振动转换组件固定连接在拾音壳体的表面,所述查重模块用于筛选话筒和振动转换组件两者中相似的电信号信号。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和基板均固定连接在软壳体内部,且振膜和基板之间的距离为0.5毫米,所述振膜与基板串联,且电阻分别与振膜与基板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当高(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力当高(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3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