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集中卸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3249.4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1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伟;张贤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贤嫚 |
主分类号: | B61K11/00 | 分类号: | B61K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3 | 代理人: | 童卫忠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真空泵 排污管 铁路 设备维修工作量 单元连接 工作效率 汇集装置 快速连接 设备成本 设备领域 运行管理 列车 软管 污物箱 吸污 线股 能耗 节约 出口 | ||
本发明涉及铁路真空卸污设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分布式集中卸污装置,包括安装在列车整备线股道间的若干卸污单元,每个卸污单元对应于每节列车上的污物箱,卸污单元中的吸污软管可与污物箱管口快速连接,每三个卸污单元连接一台凸轮真空泵;所述凸轮真空泵通过排污管汇集装置与三个卸污单元的排污管分别连接;所述凸轮真空泵的出口与总排污管相连。本发明能减少铁路真空卸污设备的数量,减少占地面积,节约了设备成本、能耗,减少了设备维修工作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设备的集中运行管理,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铁路真空卸污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真空卸污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分布式集中卸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所有动车组列车及部分空调快客旅客列车到站停靠后,利用地面卸污设备对列车污物箱进行卸污作业,将污物输送至地面污水处置装置。真空卸污技术在国内外动车段、大型客运站、客车检修基地已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铁路真空卸污的主要特点是低真空,气、液、固体混流,因此采用的技术原理是利用真空与大气的压力差产生的力均匀吸引和输送混合流。国内外铁路卸污技术主要有移动式卸污车、集中真空卸污系统、分散式卸污系统等。
移动卸污车仅适用于应急作业或在整备时间较长的检修库等使用。移动式卸污车抽吸流量较小,一次仅能对一个污物箱进行卸污,工作效率低。因其受人为环境等因素限制,且敞开式排入化粪池,存在臭气影响人居环境卫生等问题,在我国铁路行业利用率逐渐降低。
集中真空卸污系统主要由真空泵、真空罐、真空管道、卸污单元、排污泵、排污管道、除臭装置等组成,如专利号200520126608.5的“固定式真空卸污装置”。其优点是具有一定的真空储能能力;当有污水和空气进入时,真空值逐渐降低,当到达设定的最低真空值时,切换到另一个真空罐。整套真空罐式机组占地大,安装在设备间内,安装复杂,易出现泄漏;循环真空泵备用并定期保养;气液混合液需分别排放,气体排放设除臭装置,并定期更换除臭介质;污水过排污泵排到化粪池。排污需克服负压启动,能耗较大,且易堵塞;罐体之间连接阀件较多,控制系统相对复杂;维护维修作业量较大。
分散式卸污系统主要由凸轮真空泵、卸污单元、排污管道等组成,如专利号201620160399.4的“一种独立分散式卸污系统”。其采用直吸直排方式、设备模块化组装,占地面积较小,机组安装方便,可以地上地下及箱式安装,受土建条件限制少,机组启动速度快,整个过程中既是真空形成的过程,也是气液混合物排污的过程,这样既节约了能耗,也节约了时间;设备无储能罐,组成部件及阀门很少,构造简单,气液混合排放,维护维修方便,故障率低。但是每一节列车车厢需对应一台卸污系统,造价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现有的真空卸污系统技术上进一步改进,提供一种分布式集中卸污装置,以将减少铁路真空卸污设备的数量,减少占地面积,节约了设备成本、能耗,减少了设备维修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设备的集中运行管理,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铁路真空卸污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集中卸污装置,包括安装在列车整备线股道间的若干卸污单元,每个卸污单元对应于每节列车上的污物箱,卸污单元中的吸污软管可与污物箱管口快速连接,每三个卸污单元连接一台凸轮真空泵;所述凸轮真空泵通过排污管汇集装置与三个卸污单元的排污管分别连接;所述凸轮真空泵的出口与总排污管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真空泵选用向匹配能力的泵,能形成设计值要求的真空度,确保三个卸污单元的吸污能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真空泵固定于底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卸污单元与凸轮真空泵都安装于地下的单元井内,不高于地面,不影响铁路两边的通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元井内设有与地下排水管道相连的排水孔,保证单元井内的排水通畅,避免单元井内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贤嫚,未经张贤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32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