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航天器密封舱压力防护系统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3266.8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5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李西园;毕研强;纪欣言;黄念之;武越;方明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7/00 | 分类号: | B64G7/00;G01L1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航天器 密封 压力 防护 系统 测试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航天器密封舱压力防护系统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系统包括第一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第二空间环境模拟设备、模拟舱体、应急压力防护系统、进气管路组件和泄压管路组件,泄压管路组件包括泄压管路,泄压管路上设有第二程控开度阀门,进气管路组件包括进气管路,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程控开度阀门;其中第二程控开度阀门控制泄压管路向第二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泄压速率,实现不同航天器在轨不同漏孔的模拟,第一程控开度阀门控制进气管路向模拟舱体内的复压速率,用于漏孔等效直径标定。模拟航天器在轨发生失压事故时舱内压力防护系统的工作过程,评估压力防护系统性能,为未来载人航天器的安全性提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航天器地面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航天器密封舱压力防护系统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载人航天器在轨失压是严重危害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故障之一,其原因包括:1)微流星、空间碎片击穿;2)加工缺陷;3)环控生保系统本身故障。其中环控生保系统故障本身所引起的失压往往无法对漏洞进行封堵,难以对系统进行修复,是最严重的故障类型之一。在目前载人航天器在近地轨道发生失压时,一般由航天员穿着应急压力服,启动应急供氧系统,其中压力服压力制度、供氧量随座舱压力下降逐渐变化,最后稳定至27-40kPa的纯氧。同时,启动飞船与空间站的分离程序,开启自主返航系统,一般而言,从失压发生至返回地面仅需要不足1个小时,远远小于应急压力服的最大允许工作时间。
在载人登月任务中,飞行时间远远长于近地轨道空间站任务,在全任务周期中,最长可能需要接近10天的时间进行返回,目前基于舱内压力服的方案无法满足未来登月任务中的压力防护需求,目前压力防护方案充分利用舱内环控生保系统,对舱内、舱外宇航服系统进行改进,开发充气舱等新型硬件等。然而,目前对于新型应急压力防护系统测试尚无成熟的方案,现有的方案是在空间环境模拟容器上开发可控快速泄压系统和载人航天器泄复压模拟系统,前者可模拟组件的快速泄压过程,后者可模拟载人航天器在轨道的不同工作压力。而对于登月飞行器长达10天左右的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其主要问题在于:
目前的快速泄压系统主要用于模拟航天器主动段的快速压力变化过程,是根据现有的压力下降曲线进行模拟,而压力防护系统测试中,尽管通过热工基本公式可以对舱内压力曲线-漏孔直径间建立理论联系,但在地面试验环境中,由于系统管路沿程阻力损失等因素,很难通过压力对漏孔直径进行等效,不能确定阀门开度与等效漏孔直径的关系,无法得到有效的测试结果。
因此,设计一种可在使用环境下对登月飞行器压力防护系统进行测试的系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用于航天器密封舱压力防护系统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航天器密封舱压力防护系统的测试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第一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第二空间环境模拟设备、模拟舱体、应急压力防护系统、进气管路组件、泄压管路组件和终端设备,所述应急压力防护系统设于所述模拟舱体内,所述模拟舱体设于所述第二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内,所述模拟舱体内设有用于测量环境参数的多个传感器,通过所述多个传感器对所述模拟舱体内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判断所述应急压力防护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所述多个传感器分别通过数据采集器与所述终端设备电连接;
所述进气管路组件包括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的入口与出口之间设有第一程控开度阀门,所述进气管路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程控开度阀门之间设有流量计,所述进气管路的入口连接有供气组件,出口穿过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模拟设备伸入所述模拟舱体内,所述泄压管路组件包括泄压管路,所述泄压管路上设有第二程控开度阀门,所述泄压管路的入口伸入所述模拟舱体内,出口穿过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模拟设备伸入所述第二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内,所述第一程控开度阀门和所述第二程控开度阀门分别与所述终端设备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3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