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麻种植袋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3286.5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6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高宇剑;刘嘉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B32B9/02;B32B9/04;B32B5/06;D04H1/425;D04H1/7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文颖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麻 种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全麻种植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麻种植袋的袋体由麻纤维网铺在麻纤维网格布上,再经过单向针刺加固得到全麻类非织造材料缝制而成;所述麻纤维网的原材料包括超短麻纤维及粗长麻纤维;所述超短麻纤维采用麻纺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落麻短纤维,其平均长度小于20mm;粗长麻纤维为细度大于50μm的苎麻、亚麻、黄麻和红麻中的任意一种麻纤维;所述的全麻种植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超短麻纤维和粗长麻纤维按比例混合开松,通过沟槽式喂入辊进入刺辊机中再次开松,在气流成网机正压气流的作用下从刺辊分离吹落到铺网帘上,得到麻纤维网;
第二步:通过退卷机构将麻机织布退卷到麻纤维网上,辊压后进入预针刺机,得到复合纤维网;
第三步:使预针刺后的复合纤维网进入过桥设备使其翻转,使麻纤维网格布为面层,先后喂入三台主针刺机,进行由上而下的三道单向针刺;通过控制针刺密度、针刺深度、布进量,将麻纤维网与麻机织布进一步加固成一体,即得到全麻类非织造材料;
第四步:缝制种植袋:将所得全麻类非织造材料剪裁成所需规格的裁片,其中以麻纤维网的一间为正面,麻纤维网格布的一面为反面,将两片裁片的反面相对设置进行缝制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麻种植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麻类非织造材料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50~300g/m2,拉伸强力为50~100N,断裂伸长率为3%~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麻种植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麻纤维网的单位面积质量为50~100g/m2;麻纤维网格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00~200g/m2,经/纬密度为15~30根/10cm,拉伸强力为50~100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麻种植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超短麻纤维与粗长麻纤维的重量比为(10:1)~(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麻种植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主针刺机的工艺参数为:针刺频率1500~2000rpm,植针密度3500~4500针/米,针刺深度7~10mm,布进量4~6mm/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麻种植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缝制工艺为:先纵向缝线:在反面距离边缝1.5~2cm处采用全麻缝纫线缝一道,将缝合好的两片裁片翻面,将反面缝合突出的一块往左压平,并在正面将接缝左边布沿接缝向右推1cm,覆盖住接缝,然后在正面距离布边处0.2~0.3cm和1.7~1.8cm处各缝一道,缝合宽度(d1)为15mm;再环形缝线:袋底为单线环形缝线缝制两圈,袋口为两道平行的环形缝线,缝合宽度(d2)为15mm;最后在袋体的两侧将把手裁片沿边缝制正方形的一圈,并沿正方形对角线各缝一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麻种植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制工艺采用单线142B-1缝纫机,缝制方式为链式缝;所采用的机针25~27号机针;所采用的各缝线为麻缝纫线,针脚长度为1.2~1.6mm,针进密度为12~16针/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32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净化立体生态建筑墙
- 下一篇:一种苗圃种植结构及其使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