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气体浮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3359.0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0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韦成;詹红兵;李晓萌;王进保;刘世勇;邹浩;钟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B64B1/60 | 分类号: | B64B1/60;B64B1/62 |
代理公司: | 42238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球 控制器 定位板 混合气体 混合气 上端 惰性气 浮空器 混合气出口 安全线 惰性气体 监控机构 开闭控制 密度调整 左右两侧 高低空 气球口 安置 内层 内端 下端 衔接 | ||
1.一种混合气体浮空器,包括定位板(1)和混合气球(7),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的上方设置有混合气控制器(5),且混合气控制器(5)的左上方安置有惰性气控制器(6),所述惰性气控制器(6)的上端安装有惰性气球(10),所述混合气球(7)位于混合气控制器(5)的上端,且混合气球(7)底部的内端安置有混合气出口(8),所述定位板(1)下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监控机构(2),且定位板(1)的下端衔接有系留安全线(3),所述监控机构(2)的下端安置有保护垫(4),所述定位板(1)的左下端设置有混合气充气口(9),且定位板(1)的中部下端安装有惰气充气口(12),所述惰性气控制器(6)底端右侧连接有惰性气出口(11),所述惰性气出口(11)的内端安装有分隔机构(13),所述混合气充气口(9)与惰气充气口(12)内均连接有蜂巢气体仓输入管道(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浮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控制器(6)的尺寸大于混合气控制器(5)的尺寸,且混合气球(7)的尺寸大于惰性气控制器(6)与混合气控制器(5)的尺寸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浮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球(7)和惰性气球(10)构成为双层结构,且惰性气球(10)包含于混合气球(7)的内端,而且惰性气球(10)内为充惰性气体,并且混合气球(7)内为外层充混合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浮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为氦气,所述混合气为氦气和氢气,且混合气中氢气的含量大于75%、低于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浮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球(10)内通过惰气充气口(12)充入氦气,所述混合气球(7)内通过混合气充气口(9)充入氢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浮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垫(4)与定位板(1)之间为粘接连接,且保护垫(4)关于定位板(1)的中心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浮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留安全线(3)采用尼龙线,所述蜂巢气体仓输入管道(17)包括蜂巢侧壁(18),且蜂巢气体仓输入管道(17)的四壁均固定有蜂巢侧壁(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浮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巢气体仓输入管道(17)为仿生物蜂巢状结构,且混合气球(7)与惰性气球(10)的气体输入管道均采用蜂巢侧壁(18)构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浮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机构(13)包括分隔板(14)、小气孔(15)和大气孔(16),且分隔机构(13)的中部固定有分隔板(14),所述分隔板(14)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小气孔(15),且分隔板(14)的中部设置有大气孔(16),所述大气孔(16)的口径小气孔(15)的口径,且小气孔(15)关于大气孔(16)的中心呈环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33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燃料动力多用途船舶
- 下一篇:飞行器空气动力壁及包括其的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