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熔胶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3857.5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方旺胜;李智鹏;倪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迪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3/02 | 分类号: | C09J153/02;C09J157/02;C09J145/00;C09J123/00;C09J123/08;H01M10/05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知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7 | 代理人: | 杨巍;柴春玲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熔胶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聚烯烃树脂和增粘树脂制备得到的热熔胶,其中聚烯烃树脂可以为未改性的聚烯烃树脂、极性官能团改性的聚烯烃树脂、或其组合。由于电池的电解液为酯类有机溶剂,利用聚烯烃型热熔胶在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耐电解液腐蚀的特性,同时利用增粘树脂来提高热熔胶与金属基材的初始粘结力,并且还通过极性官能团对聚烯烃树脂改性来进一步增强热熔胶与金属基材之间的粘结力。此外,由于本发明提供的热熔胶在100℃以上呈液体状态,因此在点胶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与电池中转接片的表面贴合,使得电解液不能侵蚀入热熔胶内部以及热熔胶和转接片基材的接触界面,从而增强电池的安全性。本发明提供的热熔胶可以广泛地应用在电池等各个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熔胶。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尤其是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最重要的新能源之一,作为动力电池,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因此防止电池内部的短路至关重要。电池内部的正负极是通过电芯的正负极柱导出的,极片的正极和电芯的正极是通过铝转接片连接的,极片的负极和电芯的负极是通过铜转接片连接的,转接片和电芯的极柱之间是靠激光焊来实现连接,激光焊可以将上述对应的金属连接在一起,但是由于激光焊的温度很高且容易将上述的金属熔融,熔融的金属焊渣需要确保不进入电芯内部,因此最大的风险是金属残渣会导致电池正负极直接短路从而导致急剧发热而形成着火或爆炸。
为了防止上述金属焊渣进入电芯内部,目前主要的方案是用胶带贴在转接片表面,目前使用的单面胶带一般是丙烯酸或者橡胶类型的,基材主要是PET、PI或PPS类型,通过贴合来复合在对应转接片的凹面。但是由于目前转接片的表面不是平整的,同时焊接处是凹形,胶带不能够100%贴合在转接片上,并且在电池工作的过程中,温度一般在30多度以上,且电解液(主要是各种酯类溶剂)会慢慢浸入胶带的胶水层,而且目前使用的大部分胶带都不耐电解液,在长时间的电解液侵蚀过程中,胶带会逐渐脱离转接片,从而使得使用胶带保护转接片焊渣的作用失效。
出现上述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目前的胶带都不能长期耐电解液(电解液中含有各种强极性和弱极性的酯类溶剂),随着时间的延长,胶带逐渐脱离转接片;2)由于胶带是将胶水涂覆在基材上,胶带上的胶水是固体形式,在贴合过程没有办法和转接片的基材做到100%的紧密贴合,电解液仍然会比较容易从贴合的界面渗入,尤其是在高温下,电解液更容易通过界面的缝隙侵蚀胶带,导致胶带加速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人对热熔胶进行了研究,以提供了一种耐电解液腐蚀且与金属基材粘结力强的热熔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熔胶,所述热熔胶由聚烯烃树脂和增粘树脂制备得到。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聚烯烃树脂的分子量为≤500,0000Da,优选≤50,0000Da,更优选5,0000-10,0000Da。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聚烯烃树脂是未经极性官能团改性的聚烯烃树脂、经极性官能团改性的聚烯烃树脂、或其组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经极性官能团改性的聚烯烃树脂为经马来酸酐、丙烯酸、羟基和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改性的聚烯烃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迪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拓迪化学(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38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