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荔枝卷叶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3902.7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2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韦国旺;张古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0;A01G7/06;A01G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秋琦 |
地址: | 54730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荔枝 乳油 荔枝卷叶蛾 酵素 挂灯 农药 附着力 石灰浆 防治 灭杀 喷施 树干 预防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荔枝卷叶蛾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在每年11‑12月之间采用石灰浆涂布荔枝树干;(2)在来年2‑3月份,挂灯,挂灯时间为每日18:00‑6:00,持续2~3周;(3)荔枝花谢后35~45天,喷施乐斯本乳油溶液,所述乐斯本乳油溶液为乐斯本乳油与酵素混合所得,即得。本发明方法采用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对荔枝的卷叶蛾进行处理,有效的控制了卷叶蛾的量;进一步的,本发明在喷施农药过程中采用农药与酵素混合的方式,提高了农药的附着力,延长了药物对荔枝的作用,更大限度的灭杀了余下的卷叶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生产病虫害防治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荔枝卷叶蛾方法。
背景技术
广西南宁市、崇左市的部分龙眼荔枝园中,为害龙眼荔枝的卷叶蛾20多种,其中三角新小卷蛾(Olethretttes leucaspis)、灰白条小卷蛾(Dudua aprobola)、圆角卷蛾(Eboda cellerigera)、褐带长卷蛾(Homona coffearia)等为优势种。卷叶蛾的多种种类既为害龙眼荔枝,又为害柑桔等作物。如何及时有效的消灭荔枝种植中的卷叶蛾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是科技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一种防治荔枝卷叶蛾方法,旨在得到一种效果稳定的防治荔枝卷叶蛾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荔枝卷叶蛾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在每年11-12月之间采用石灰浆涂布荔枝树干;
(2)在来年2-3月份,挂灯,挂灯时间为每日18:00-6:00,持续2~3周;
(3)荔枝花谢后35~45天,喷施乐斯本乳油溶液,所述乐斯本乳油溶液为乐斯本乳油与酵素混合所得,即得。
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石灰浆为质量浓度为48~50%的石灰浆溶液。
优选的是,步骤(1)涂布为从根部往上半米左右,涂抹均匀,厚度为0.2~0.3mm。
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的白炽灯瓦数为15W,每株挂两盏白炽灯。
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的乐斯本乳油溶液为质量浓度为35%的乐斯本乳油与质量浓度为42%的酵素混合后稀释2000倍液后所得。
优选的是,所述乐斯本乳油质量浓度为35%,所述的酵素质量浓度为42%;质量浓度为35%的乐斯本乳油与质量浓度为42%的酵素体积比为5:1。
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乐斯本乳油溶液,喷施量1~1.5公斤每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采用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对荔枝的卷叶蛾进行处理,有效的控制了卷叶蛾的量;进一步的,本发明在喷施农药过程中采用农药与酵素混合的方式,提高了农药的附着力,延长了药物对荔枝的作用,更大限度的灭杀了余下的卷叶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中使用的药剂或试剂等除非特殊说明,均为市售所得。
实施例1
一种防治荔枝卷叶蛾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3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室白桃种植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丰产柑橘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