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生紫薇-芍药-绿豆间作种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4489.6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8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凌利宏;杨春;梁慧元;夏得月;邵百惠;余云云;韩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大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A01G22/4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豆 紫薇 芍药 速生 种植 间作 林地生产力 固氮作用 秸秆还田 沙质壤土 土壤肥力 株距控制 紫薇花 嫩芽 土层 保苗 疏松 地块 树干 肥料 排水 药材 抗旱 苗木 收获 收益 支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生紫薇‑芍药‑绿豆间作种植的方法,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以沙质壤土较好;在距离芍药60‑120cm的行内,种植速生紫薇;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芍药陇间种植绿豆。其中,芍药苗的种植密度为1000‑1200株/亩,速生紫薇的种植密度为100‑200株/亩,绿豆株距控制在15‑25cm。通过实施本发明的种植方法,能实现春观芍药嫩芽和花、夏观紫薇花、秋观紫薇红叶和收获绿豆、冬观紫薇树干,同时利用绿豆的固氮作用和秸秆还田,提升土壤肥力,既能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生产力,又能在炎热的夏季起到抗旱保苗的作用,降低人工和肥料支出。从而获得苗木、药材、绿豆的三重收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生紫薇-芍药-绿豆间作种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花木市场上大规格单杆树型紫薇较为流行,但传统品种紫薇生长速度较慢,病虫害严重,独立主干不明显,需要花费大量人工进行除孽、修枝来培育单杆树型,且苗木供给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速生紫薇作为近些年选育出来的优良紫薇品种,因其具有生长速度快、干形通直、抗病性强等一系列优势,在全国苗木产区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种植。但因前期种植苗木行间距较大,林分郁闭前土地资源浪费较多,草害严重,培育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工进行除草、施肥,因此苗木种植成本较高。
芍药是中国栽培最早的花卉之一,其生长周期长,一般4-5年才能采收,占用土地较多,且生长旺盛期短,3月初露土,5月下旬即枯黄,一般在下半年造成土地闲置、草害严重、肥料浪费。
绿豆的生长周期较短,市场需求大,经济附加值高,并且根部寄生有大量的根瘤菌,是优秀的绿肥植物,可以为速生紫薇和芍药的生长提供氮肥。
本发明通过根据速生紫薇、芍药、绿豆的生长习性、株型特点以及生长利用期长短的不同,进行科学、合理的间作种植,并结合速生紫薇的生长修剪,为芍药的林下种植提供大量的光照资源和腐殖质肥料,且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间以及风、光、水、热资源,从而达到3种植物互不影响、增大地表覆盖度、减少杂草、长短结合、以短养长、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速生紫薇-芍药-绿豆间作种植的方法。通过将速生紫薇、芍药、绿豆3种植物合理的间作种植,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间以及风、光、水、热资源,从而达到3种植物互不影响、增大地表覆盖度、减少杂草、长短结合、以短养长、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技术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速生紫薇-芍药-绿豆间作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以沙质壤土较好。
步骤2,种植芍药苗并进行芍药苗期管理,种植前施入复合有机肥以及土壤杀虫剂,种植完毕后浇透水,加强苗期浇水、中耕除草以及施肥管理。
步骤3,在距离芍药60-120cm的行内种植速生紫薇;其中,速生紫薇的种植密度为100-200株/亩,芍药苗的种植密度为1000-1200株/亩。
步骤4,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芍药陇间种植绿豆。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土层深翻为60-80cm;土壤经过五个月以上的反复暴晒、雨水淋湿后,再用旋耕机平整,开沟。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开沟深度为0.7-1.0m、宽度为0.6-1.0m,间隔为3.5-4.5m。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复合有机肥为腐熟厩肥或堆肥,同时施入过磷酸钙,具体用量为腐熟厩肥或堆肥每亩4000-4500kg,过磷酸钙每亩60-70kg。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土壤杀虫剂采用白僵菌或绿僵菌真菌杀虫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大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大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4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