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波段卫星移动通信的卫星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5118.X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5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邓中亮;林文亮;金彬;王珂;杨衍玥;刘浩;于晓艺;周卓燃;吕东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G01S19/26 |
代理公司: | 11413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丁芸;项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信号 追踪 天线 卫星 测量装置 误差信号 标志信号 准确度 地理位置 卫星移动通信 经纬度 发送标识 领航信号 实时调整 信号功率 运动轨迹 预设 成功 场景 发送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波段卫星移动通信的卫星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可以通过利用领航信号的信号功率、测量装置的运动轨迹、测量装置的地理位置、卫星的地理位置及测量装置所在的预设场景的经纬度,计算理想卫星信号与当前卫星信号之间的追踪误差信号,并利用追踪误差信号,调整当前卫星信号的准确度,并发送一标识成功追踪卫星的天线的标志信号,进而获取当前卫星信号。这样可以自动的追踪卫星的天线,并且按照追踪误差信号实时调整当前卫星信号的准确度,发送标识成功追踪卫星的天线的标志信号,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准确地成功追踪到卫星的天线,减少普通天线本身对卫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S波段卫星移动通信的卫星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业务的质量及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简称3GPP)开始把卫星通信融入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中。卫星通信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和拓展,在医疗、自然灾害,边远地区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卫星通信中,卫星信道的特征是卫星通信的基础,为了能够掌握卫星信道的特征,需要获取卫星信号,一般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获取所需的卫星信号:
使用普通天线接收来自卫星天线的卫星信号,将这个卫星信号依次经过混频器、低噪放及存储器处理,获取到所需的卫星信号。
上述方式获取所需的卫星信号存在如下问题:
一般普通天线可以是全向天线,也可以是定向接收的天线。对于全向天线而言,全向天线的总功率一定,全向天线各个方向接收卫星天线的卫星信号的增益较小,而且,多径效应会影响卫星信号的准确性;对于定向接收的天线而言,由于定向接收的天线本身接收卫星信号方向的限制,并且定向接收的天线接收卫星天线的卫星信号的增益较小,只能按照固有的方向接收卫星天线的卫星信号,也会对卫星信号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相关技术中使用的普通天线会影响卫星信号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波段卫星移动通信的卫星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普通天线会影响卫星信号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S波段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卫星信号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一领航信号、在卫星运行过程中测量装置中天线的当前卫星信号的姿态角、所述测量装置的运动位置信息,及所述卫星的地理位置,所述测量装置的运动位置信息包括:所述测量装置所在的预设场景的经纬度、所述测量装置的运动轨迹及所述测量装置的地理位置;
利用所述领航信号的信号功率、所述测量装置的运动轨迹、所述测量装置的地理位置及所述卫星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卫星运行过程中的所述测量装置的姿态角;
利用所述测量装置的姿态角、所述测量装置所在的预设场景的经纬度及所述卫星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测量装置中天线的理想卫星信号的姿态角;
计算所述理想卫星信号的姿态角与当前卫星信号的姿态角之间的追踪误差信号;
利用所述追踪误差信号,调整当前卫星信号的准确度,并发送一标志信号,所述标志信号用于标识成功追踪所述卫星的天线;
在接收到所述标志信号的情况下,获取当前卫星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追踪误差信号,调整当前卫星信号的准确度,并发送一标志信号之前,依次通过微分、比例放大、积分、比例放大的算法,调整接收天线对准所述卫星的最大增益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51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