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机光电混合网络的路由策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5235.6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0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裴秉玺;王昭;何卫锋;毛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45/00 | 分类号: | H04L45/00;H04L47/1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性能 计算机 光电 混合 网络 路由 策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机光电混合网络的路由策略,应用于包括发送端电路由器、光路由器和接收端电路由器的光电混合网络,数据包从所述发送端电路由器发出,经过所述光路由器后由所述接收端电路由器接收;具体包括:设置一跨级路由表,所述跨级路由表记录所述接收端电路由器每一个接收缓冲区的剩余容量;所述发送端电路由器根据所述剩余容量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下一步路由。本发明中的路由策略利用电路由器与光路由器的端口一一对应的特点,通过对电路由器端口的流量监测实现光路由器的端口管理,解决了光路由器没有缓冲区,无法进行流量控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机光电混合网络的路由策略。
背景技术
计算机互连网络是计算节点(可理解为任何一个联网的电子设备终端)之间交换数据的媒介。随着网络需求的增长,节点间交换的数据量越来越大,需要适配以合理的网络硬件和流量控制策略才能较高水平的保证网络通信的通畅程度。
由于光路由器可直接控制光信号路由,相对传统的电路由器减少了“存储-转发”这一过程,数据可实现在光域上直接传输;并且光纤作为长途传输的介质相对传统的电缆线具有能量损失小、传输速度快的优点;因此,在现代高性能计算机互连网络中,包括光路由器的光电混合交换网络具有延迟低、吞吐率高、可靠性好等优势。
相适应的,需要开发适用于光混网络的流量控制策略。但是,正是由于光路由器不具备数据储存的功能,在流量控制中,无法监控经过光路由器的数据量,从而有可能造成网络通信的堵塞。
发明内容
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流量均匀的分散在各路由器中,减少流量堵塞的可能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机光电混合网络的路由策略。该路由策略的特点在于设置一跨级路由表,用于统计光路由器两侧的电路由器的接收缓冲区的剩余容量,发送端路由器根据跨级路由表中记录的剩余容量的情况选择下一步路由,从而避免向接收缓冲区饱和的电路由器发送数据包。此时,光路由器相当于被视作“隐形”,或者说,此时的光路由器等同于光纤,仅具有数据传递的功能,而不参与流量控制。
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机光电混合网络的路由策略,应用于包括发送端电路由器、光路由器和接收端电路由器的光电混合网络,数据包从所述发送端电路由器发出,经过所述光路由器后由所述接收端电路由器接收;具体包括:设置一跨级路由表,所述跨级路由表记录所述接收端电路由器每一个接收缓冲区的剩余容量;所述发送端电路由器根据所述剩余容量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下一步路由。
上述的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机光电混合网络的路由策略,其中,所述发送端电路由器向所述剩余容量最大的接收缓冲区发送所述数据包。
上述的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机光电混合网络的路由策略,其中,所述接收端路由器释放缓冲区空间后通知所述发送端路由器;所述发送端路由器重新记录所述跨级路由表内的所述剩余容量。
上述的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机光电混合网络的路由策略,其中,所述发送端电路由器中设有多个数组,一个所述数组对应一个所述接收端电路由器,所述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分别记录所述接收缓冲区的剩余容量。
上述的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机光电混合网络的路由策略,其中,所述发送端路由器发送一所述数据包后,所述数组的相应元素值减1;所述发送端路由器收到释放缓冲区空间的通知后,所述数组的相应元素值加1。
上述的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机光电混合网络的路由策略,其中,所述发送端电路由器和所述接收端路由器内均包括光电转换器,所述光电转换器包括m个接收/发送光端口,m为自然数;所述光路由器包括2m个接收/发送光端口,分别与所述发送端电路由器和所述接收端路由器的m个接收/发送光端口一一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写存储介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路由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5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