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混合供电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5560.2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0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强;杜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8 | 分类号: | H02J9/08;H02J3/32 |
代理公司: | 31233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缨;钱文斌<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26156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发电机组 变频 储能电池 控制间 排气间 发电 储能电池系统 负载功率 控制系统 排气系统 供电能源 环境控制 混合供电 外部供电 自动切换 节能型 排出 废气 供电 机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混合供电机组,包括储能电池箱体,所述储能电池箱体内设置有控制间、发电间和排气间,所述发电间位于储能电池箱体的中部,所述控制间和排气间位于发电间的两侧;所述发电间内放置有变频柴油发电机组和储能电池系统;所述排气间内放置有排气系统,所述排气系统与变频柴油发电机组相连用于排出所述变频柴油发电机组产生的废气;所述控制间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负载功率和外部供电环境控制所述变频柴油发电机组和/或储能电池系统向负载进行供电。本发明能够根据负载功率及环境条件自动切换供电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机组,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混合供电机组。
背景技术
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和化学能等。市场上常用的能源主要有各种燃料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各应用场所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使用不同的能源的转换效率、结构特点均不同,发出的电能参数也会不同。现有的混合能源技术主要是太阳能、风能、电池储能和柴油机一起为负载供电,各系统之间相对较为独立。现有能源机组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功率频繁变化的负载适用性较差,功耗大;2)柴油发电机组输出造成功率浪费,经济性较差;3)机组的排放噪声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型混合供电机组,能够根据负载功率及环境条件自动切换供电能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节能型混合供电机组,包括储能电池箱体,所述储能电池箱体内设置有控制间、发电间和排气间,所述发电间位于储能电池箱体的中部,所述控制间和排气间位于发电间的两侧;所述发电间内放置有变频柴油发电机组和储能电池系统;所述排气间内放置有排气系统,所述排气系统与变频柴油发电机组相连用于排出所述变频柴油发电机组产生的废气;所述控制间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负载功率和外部供电环境控制所述变频柴油发电机组和/或储能电池系统向负载进行供电。
所述控制系统在负载功率小于第一阈值时控制变频柴油发电机组关闭,仅通过储能电池系统向负载进行供电。
所述控制系统在负载功率大于第二阈值或所述储能电池系统储存的能量低于标准能量时,控制变频柴油发电机组启动向负载进行供电。
所述控制系统在外部供电环境为用电高峰时,控制所述变频柴油发电机组和储能电池系统一起向负载进行供电。
所述储能电池箱体的底座上设置有叉车孔和起吊孔。
所述控制系统还连接有外接电源输入口,所述外接电源输入口用于与外部能源系统相连。
所述排气系统包括消声器,所述消声器的顶部设有一竖直排气管和一与所述变频柴油发电机组相连的侧排气管;所述消声器内设置有岩棉和微孔钢板;所述竖直排气管和侧排气管外均包有陶瓷隔热套。
所述储能电池箱体外还套有静音箱体。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能够根据负载功率及环境条件自动切换供电能源,低于常规产品的燃油消耗率,节能效果明显。机组储能系统可以依据负载情况自动投放调峰。另外通过机组外接电源输入口可扩展的风、光、电的补充系统端口。机箱外通过设置静音箱体可有效降低排放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首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55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