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衬钢筒隧洞中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密实度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5836.7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4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邵凤影;周凯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G01S13/88;G01N29/04;G01N23/00 |
代理公司: | 32203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陈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密实混凝土 检测信号 空心柔性 钢筒 浇筑 检测装置 接收器 密实度 数据采集仪 信号发射器 发射器 安装检测 盾构管片 工程技术 开始检测 螺旋安装 问题提供 内衬 伸入 外围 测试 便利 检测 发现 | ||
1.一种内衬钢筒隧洞中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密实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VC管(103)、空心柔性杆(104)、检测信号发射器(105)、检测信号接收器(106)和数据采集仪(107),所述PVC管(103)螺旋安装在钢筒(102)的外围,空心柔性杆(104)上按照一定的距离前后分别安装检测信号发射器(105)和检测信号接收器(106);所述空心柔性杆(104)伸入PVC管(10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钢筒隧洞中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密实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柔性杆(104)为内部具有从顶端贯通到末端的空腔的柔性杆件,空心柔性杆(104)顶端密封、末端敞开,检测信号发射器(105)和检测信号接收器(106)的信号线从空心柔性杆(104)的末端穿出,连接到数据采集仪(107)。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内衬钢筒隧洞中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密实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钢筒(102)的外围螺旋状安装固定一条PVC管(103);
步骤2、在空心柔性杆(104)上安装检测信号发射器(105)和检测信号接收器(106);
步骤3、检测信号发射器(105)和检测信号接收器(106)的信号线在空心柔性杆(104)的末端穿出,并接到数据采集仪(107)上;
步骤4、待盾构管片(108)与钢筒(102)之间浇筑完自密实混凝土(101)后,将步骤2中已安装好的空心柔性杆(104)伸入钢筒(102)外围螺旋状安装固定的PVC管(103)中;
步骤5、空心柔性杆(104)向前推进,同时数据采集仪(107)通过连接的信号线缆控制检测信号发射器(105)穿透其范围内的盾构管片(108)与钢筒(102)之间的自密实混凝土(101),向检测信号接收器(106)发射检测信号;
步骤6、检测信号接收器(106)实时接收检测信号,获得当前位置上的盾构管片(108)与钢筒(102)之间自密实混凝土(101)的密实度;
步骤7、当空心柔性杆(104)被推动到PVC管(103)顶端时,该PVC管(103)所在区域的盾构管片(108)与钢筒(102)之间自密实混凝土(101)的密实度被检测完成;
步骤8、由数据采集仪(107)得出盾构管片(108)与钢筒(102)之间自密实混凝土(101)的密实度,生成探测范围内的混凝土密实度检测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衬钢筒隧洞中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密实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PVC管(103)在钢筒(102)的外围螺旋状安装固定的圈数和螺距由以下方法确定:
S11、确定盾构管片(108)与钢筒(102)之间的自密实混凝土(101)在沿着隧洞前进方向的长度L;
S12、确定检测信号发生器(105)的选型,查询检测信号发生器(105)的信号穿透能力,得到该型号的检测信号发生器(105)的信号所能穿透被检测自密实混凝土(101)的厚度为h;
S13、PVC管(103)螺旋状安装时,其螺距H小于信号穿透距离h;
S14、将PVC管按照螺距H,螺旋缠绕安装在钢筒(102)的外围,PVC管(103)安装的总圈数n=L/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衬钢筒隧洞中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密实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空心柔性杆(103)上安装检测信号发射器(105)和检测信号接收器(106)的步骤如下:
S21、将检测信号发射器(105)固定安装在空心柔性杆(104)的空腔中的最顶端,将其信号线缆从空心柔性杆(104)的末端通出;
S22、计算检测信号发射器(105)和检测信号接收器(106)的安装间距H为PVC管(103)的安装螺距,d为PVC管(103)的直径,D为钢筒(102)的外直径;
S23、将检测信号接收器(106)安装在空心柔性杆(104)中,使检测信号接收器(106)与检测信号发射器(105)之间的距离为z,并将其固定,将检测信号接收器(106)的信号线缆从空心柔性杆(104)的末端通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58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