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电话呼叫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6128.5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2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中;崔博;潘廷勇;王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H04N7/15 |
代理公司: | 11319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响应方 可视电话呼叫 联网 请求指令 呼叫方 留言 方法和装置 预设时间段 留言指令 响应指令 呼叫 转发 发送 救援 携带 检测 帮助 | ||
1.一种可视电话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包括:
获取呼叫方的可视电话呼叫请求指令,其中,所述请求指令中携带呼叫方的第一视联网号码及与所述第一视联网号码相对应的至少两个响应方的第二视联网号码;
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视联网号码,将所述可视电话呼叫请求指令转发给所述至少两个响应方;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所述响应方发送的响应指令,则对所述呼叫方开启留言机制,并将所述第一视联网号码对应的留言指令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响应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在预设时间段段内未检测到所述响应方发送的响应指令,则对所述呼叫方开启留言机制,并将所述第一视联网号码对应的留言指令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响应方,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所述响应方发送的响应指令,则给所述呼叫方发送预先配置的留言号码;
建立所述呼叫方的第一视联网号码与所述留言号码的通话;
接收所述呼叫方发送的留言信息;
将所述第一视联网号码对应的留言指令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响应方;
当检测到所述响应方的响应指令后,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号码将所述留言信息发送给所述响应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第一响应方发送的响应指令,所述响应指令至少包括所述呼叫方的视联网号码和所述第一响应方的视联网号码,则建立所述呼叫方的视联网号码与所述第一响应方的视联网号码的通话,且中断所述呼叫方与第二响应方的通话,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方为发送响应指令的响应方,所述第二响应方为未发送响应指令的响应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方为视联网固定终端或通过流媒体服务器接入视联网的移动终端中的任意一个。
5.一种可视电话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视联网中,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呼叫方的可视电话呼叫请求指令,其中,所述请求指令中携带呼叫方的第一视联网号码及与所述第一视联网号码相对应的至少两个响应方的第二视联网号码;
群呼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视联网号码,将所述可视电话呼叫请求指令转发给所述至少两个响应方;
响应模块,用于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所述响应方发送的响应指令,则对所述呼叫方开启留言机制,并将所述第一视联网号码对应的留言指令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响应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模块用于: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所述响应方发送的响应指令,则给所述呼叫方发送预先配置的留言号码;
建立所述呼叫方的第一视联网号码与所述留言号码的通话;
接收所述呼叫方发送的留言信息;
将所述第一视联网号码对应的留言指令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响应方;
当检测到所述响应方的响应指令后,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号码将所述留言信息发送给所述响应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模块还用于: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第一响应方发送的响应指令,所述响应指令至少包括所述呼叫方的视联网号码和所述第一响应方的视联网号码,则建立所述呼叫方的视联网号码与所述第一响应方的视联网号码的通话,且中断所述呼叫方与第二响应方的通话,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方为发送响应指令的响应方,所述第二响应方为未发送响应指令的响应方。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方为视联网固定终端或通过流媒体服务器接入视联网的移动终端中的任意一个。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61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