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间加长轴联轴器的找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7334.8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2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蔡胜义;曹俊;罗瑞阳;宋显超;齐俊杰;焦长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7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4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加长 联轴器 方法 | ||
1.一种中间加长轴联轴器的找正方法,所述中间加长轴的左侧为联轴器风机端,所述中间加长轴的右侧为联轴器电机端,所述中间加长轴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左端的联轴器风机端、设置在右端的联轴器电机端通过轴向找正的方法进行连接,在所述中间加长轴与联轴器风机端的两侧分别架设有一块百分表,在所述中间加长轴与联轴器电机端的两侧分别架设有一块百分表,具体包括如下:
a、计算出风机侧张口=(偏差)为A*=(A1+B1)/2-(A3+B3)/2;
b、计算出电机侧张口=(偏差)为B* =(C1+D1)/2-(C3+D3)/2;
c、根据传统联轴器即非带中间加长轴的找正公式:
H1=(b1-b3)×L1/D+(a1-a3)/2,
H2=(b1-b3)×(L1+L2)/D+(a1-a3)/2,
其中:H1为前支撑计算后应加的垫,H2为后支撑计算后应加的垫, L1为联轴器中心到前脚的距离,(L1+L2)联轴器中心到后脚的距离,D为联轴器直径,a:径向偏差,b:轴向偏差;
得出:(1)电机前支撑调整 b* ×L1/D+(a1-a3)/2,
(2)电机后支撑调整 b* ×(L1+L2)/D+(a1-a3)/2,
d、 由(2)-(1)可得b* ×L2/D,由此可知,轴向偏差的调整只与前后支撑之间的距离有关;
e、调整风机侧轴向偏差A*,根据公式可得A*×L1/D,即电机侧连接轴联轴器上移A*×L1/D,因此电机与连接轴联轴器上下偏差为电机的A*×L1/D,轴向下偏差为B*-A*;
f、调整电机与中间轴的中心偏差,根据公式得出:
电机前支撑L2×(B*-A*)/D+A*×L1/D,
电机后支撑(L2+L3)×(B*-A*)/D+A*×L1/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间加长轴联轴器的找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机采用滑动轴承,应对照或实际测量电机的磁力中心线即电机空载运行时,电机驱动端轴的稳定位置,并在找正时测量电机当时驱动端轴的实际位置,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并留出联轴器的间隙,同时还要预先测量两半联轴器的刚挠性膜片的原始间隙,以便在找正时计算和测量联轴器的预拉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间加长轴联轴器的找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风机介质温度较高,传扭中间轴受热轴向膨胀的补偿,冷态情况下轴向有一定预拉开量,确保风机在运行温度下主轴承不会因轴向附加力而发热烧损;预拉开尺寸即常规140±40℃时,为叶轮直径的千分之一;当风机热膨胀量略大于电机,冷态情况下电机水平轴线应高于风机水平轴线,为叶轮直径的万分之五,即安装时电机端联轴器为上张口,风机端联轴器为下张口,各张口上下间隙尺寸差为叶轮直径的十万分之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73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