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7825.2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8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璐;鲁艺;曹燚;钟成;潘苏婉;王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埋 底座 模具 容纳孔 容纳体 模具本体 组织样本 包埋剂 容纳 方法使用 可拆卸式 上下方向 生物组织 形状固定 整个操作 容纳腔 冰冻 封堵 推入 匹配 样本 取出 贯通 体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生物组织技术领域。该包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容纳体和底座,容纳体沿上下方向设有贯通的容纳孔,且底座与容纳孔相匹配,用于可拆卸式封堵容纳孔;该包埋方法使用包埋模具进行包埋剂对组织样本的包埋处理。该包埋模具的容纳体和底座为形状固定的部件,将底座推入容纳体内即可形成容纳组织样本和包埋剂的容纳腔;冰冻完成后,只需向上推动底座,即可将包埋样本从包埋模具中取出;即整个操作中均需对底座进行推动即可,操作便捷、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组织包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冰冻切片法是免疫组化中为获得组织标本常用的方法,具有快捷、方便和精细的特点。制备组织标本的过程,需要使用包埋剂将样本包埋后置入-80℃环境中冰冻到一定硬度,然后进行切片处理得到样本切片。
由于包埋剂对样本进行包埋时呈流质状态,因此,包埋样本时需要模具对样本和包埋剂进行容纳定型;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锡箔纸制作模具,制作步骤如下:剪一块锡箔纸,对其进行折叠,将其折叠成具有容纳腔的模具,由于锡箔纸易发生形变,人工折叠模具的过程难度大、效率低;包埋样本冰冻完成后,展开锡箔纸,将冰冻状态的包埋样本取出,锡箔纸则被丢弃。
即,现有包埋模具包埋样本的操作过程难度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埋模具包埋样本的操作过程难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包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容纳体和底座,所述容纳体沿上下方向设有贯通的容纳孔,且所述底座与所述容纳孔相匹配,用于可拆卸式封堵所述容纳孔。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孔的横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容纳体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体的外壁上设有支腿,所述支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支腿的底面与所述容纳体的底面共面。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本体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模具本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且各所述模具本体的底面共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连接件的底面与所述容纳体的底面共面。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容纳体呈阵列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体与所述连接件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本体通过3D打印而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埋方法,使用上述包埋模具进行包埋剂对组织样本的包埋处理,操作步骤包括:
将底座对应推入包埋模具的容纳孔内,底座封堵容纳孔的底端;
将组织样本经容纳孔的顶部开口置入容纳孔内;
经容纳孔的顶部开口向容纳孔内倒入包埋剂;
将容纳有组织样本和包埋剂的包埋模具进行冰冻处理;
组织样本经过冰冻处理后,朝向组织样本的方向推动底座,直至底座将包埋有包埋剂的组织样本推出容纳孔;
继续将底座推出容纳孔,或,将底座推至容纳孔的初始封堵位置。
本发明包埋模具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包埋模具,包括能够容纳组织样本和包埋剂,使其成为固定形状的模具本体,其中,模具本体包括作为侧围板的容纳体和作为底板的底座,底座与容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7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