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C-CDMA接收机多径、异址干扰联合抑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8006.X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8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申宇瑶;徐颖;何智力;史雨薇;刘文学;田向伟;罗瑞丹;葛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H04B1/7103;H04B1/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微微;刘西云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c cdma 接收机 干扰 联合 抑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MC‑CDMA接收机多径、异址干扰联合抑制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多个发射机发射的MC‑CDMA信号经多个路径到达接收机的合路信号进行基于迭代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开环自适应滤波,实现对由于多径和异址干扰造成的互相关的抑制,获得观测时间内不同延迟处信号复幅度估计,可以实现对多径、异址干扰的互相关旁瓣的抑制;本发明基于不同延迟复幅度相关特性得到三个延迟相关函数,然后对滤波器系数进行了修正;针对MC‑CDMA信号模型多载波特性,分别估计每一子载波对应的复幅度,进而针对MC‑CDMA信号的符号调制特征,采用模均值作为最后的输出,利用了所有子载波的信息,使得最后输出的复幅度具有更高的信噪比,满足常规扩频通信领域的MC‑CDMA接收机抗多径、异址干扰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扩频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C-CDMA接收机多径、异址干扰联合抑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信号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子载波数据速率低等优点,在扩频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MC-CDMA接收机利用MC-CDMA 信号中子载波的正交特性和调制扩频码的相关特性,实现对接收信号的检测和同步。但其性能易受多径和异址干扰的影响。其中,在多径干扰影响下,多径信号相互重叠,无法获取精确的首径到达时间;异址干扰影响弱目标信号的检测和时延估计。
已有大量文献研究了异址干扰或多径误差抑制问题,但两者共存时的研究很少,且都将两者影响分别考虑,干扰抑制性能受限。
在2006年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第42卷3期第891页至903页由Shannon D.Blunt等人发表的“Multistatic adaptive pulsecompression”一文中,提出基于迭代最小均方误差(RMMSE)的多基地自适应脉冲压缩(MAPC)算法。基于RMMSE的MAPC算法通过开环自适应滤波处理,可同时抑制雷达目标检测中的多目标回波和异址干扰造成的影响。但该算法针对雷达脉冲信号模型设计,并不适用于具有多载波特性并且含有符号调制的MC-CDMA信号模型,因此限制了其在扩频通信领域MC-CDMA接收机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MC-CDMA接收机多径、异址干扰联合抑制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对多径、异址干扰的互相关旁瓣的抑制。
不失一般性,假设接收机同时接收来自于K个发射机发射的MC-CDMA信号,MC-CDMA信号调制的子载波的数目为Nc,则接收机共需K个接收通道,其中,接收通道k用于从接收到的合路信号y中对应解调发射机k的信号, k=0,1,...,K-1。
一种多载波码分多址接收机多径、异址干扰联合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k个接收通道的第n个子载波的复幅度估计初值设置为1,其中,k=0,1,...,K-1,n=1,2,...,Nc,l为一个扩频码周期内的采样点标号, l=1,2,...,L,L为一个扩频码周期内的采样点数目;
复幅度定义为
其中,Ak,p为发射机k经路径p到达接收机的信号幅度;P为发射机到接收机的不同到达路径数目;bk,n(i)为发射机k子载波n上调制的第i个比特信息, Ts为比特信息位宽,fn为子载波n对应的载波频率。
S2:根据所述复幅度估计初值分别计算各接收通道各子载波对应的三个延迟相关函数ρk,n(l,L)、ρk,n(l,0)以及ρk,n(l,-L),其中 d=L,0,-L,*为取共轭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80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