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挥发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8365.5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昂;张定根;刘华;张艳;胡建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一舟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75/14;C08L53/02;C08L91/00;C08L51/00;C08K5/134;C08K5/52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邢丽艳;王玲华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挥发 pvc 改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挥发PVC改性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低挥发PVC改性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PVC树脂粉100份、丁二烯型热塑性聚氨酯(PU(HTPB))40~70份、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50~100份、环烷基油50~75份、SEBS马来酸酐接枝物(SEBS‑g‑MAH)12~20份、钙锌稳定剂3~5份、润滑剂1~2份、抗氧剂1~2份;本发明的PVC改性材料长期使用或受热条件下,可极少释放挥发性异味气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挥发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由于具有性能优异、价格低廉、加工工艺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辆内饰、密封、脚踏垫等)、建筑、包装、合成革、医疗用品等诸多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PVC可分为硬PVC和软PVC两类。PVC塑料中使用的助剂种类繁多、配方复杂,尤其是软PVC,为满足成型加工及使用性能要求,需添加大量的增塑剂、稳定剂等助剂,其中最常用的增塑剂是邻苯类的二辛酯(DOP)和二丁酯(DBP),主要作用是提高PVC的加工性能,降低塑化温度,降低PVC硬度,使PVC材质变得柔软,增加手感等,液体复合稳定剂中也常含有少量DOP。
这些助剂本身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在原料储存及制备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软PVC制品会不同程度地散发出一定的气味。《软聚氯乙烯塑料的气味分析研究》公开了三种软PVC的气味检测评估结果,其中,PVC-1的气味等级为3级,有明显气味,但无干扰因素,可以接受;PVC-2的气味等级为5级,有严重干扰因素,气味令人强烈反感;PVC-3气味等级为6级,有令人不堪忍受的气味。在汽车、家居等小型密闭空间内,这些气味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危害。因此,PVC塑料的气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研究证实软PVC使用或受热过程中产生的挥发物主要是烃类、醇类、醛类、酯类等化合物,是产生气味的来源。如邻苯类增塑剂会产生2-乙基己醇,二甲苯,2-乙基己醛等挥发性物质,有明显的臭味或者刺激气味。
软PVC在混合、挤出、造粒及注塑成型等制备工序中,在热、剪切力和氧的作用下,原料中的烃类可形成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分解产生自由基,会导致DOP氧化分解产生2-乙基己醇等挥发性物质;在热作用下PVC也会发生少量降解,降解产生的酸成为DOP氧化的催化剂,进一步加快DOP氧化,主要反应式如下所示。
ROOH→RO·+·OH
其中,R为羟基,R/为2-乙基己基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SEBS)是以聚苯乙烯为末端段,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乙烯-丁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线性三嵌段共聚物。SEBS不含不饱和双键,稳定性和耐老化性好,且具有耐温、耐候、耐臭氧氧化等优点,其脆化温度≤-60℃,最高使用温度达到149℃,受热或长期使用不释放出有毒有害或者有异味气体,可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及机械等行业中的高档弹性体、塑料合金、胶黏剂、润滑油增黏剂、电线电缆的填充料及护套料等,是一种极有前途的热塑性弹性体。
热塑性聚氨酯(TPU)是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弹性体,具有高强度,高弹性和优良耐磨,耐油,耐低温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从分子结构上看,TPU是一种嵌段聚合物,一般由低聚物多元醇的柔性长链构成软段,以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构成硬段,硬段和软段交替排列,形成重复结构单元。除含有氨酯基团外,聚氨酯分子内及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软段和硬段可形成微相区并产生微观相分离。由于TPU分子结构具有极性,与其他极性聚合物具有相容性,可用于对一些极性聚合物的共混改性。热塑性聚氨酯的分类按软段结构可分为聚酯型、聚醚型和丁二烯型,它们分别含有酯基、醚基或丁烯基。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一舟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一舟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83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用型塑钢型材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聚氯乙烯增韧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