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下栽培平菇的培养基及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8985.9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9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索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秋琦 |
地址: | 54730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菇 林下栽培 培养基 甘蔗渣 秸秆 玉米粉 鲜味 栽培 平菇培养基 野外环境 玉米秸秆 黄豆粉 重量份 木薯 茶麸 鸡粪 白糖 石灰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下栽培平菇的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玉米秸秆30‑50份,甘蔗渣10‑30份,木薯秸秆10‑30份,茶麸10‑20份,火麻杆10‑20份,鸡粪80‑120份,玉米粉5‑10份,黄豆粉5‑10份,石灰5‑8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培养基在林下栽培平菇的方法。本发明的林下栽培平菇培养基配方中加入甘蔗渣,可以提供糖分来源,无需额外添加白糖,还添加了广西本地特产植物火麻的秸秆,能够给平菇带来特殊的鲜味,结合林下的模拟野外环境栽培,使产出的平菇口感异常鲜美,大大提升了平菇的品质,可以实现很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下栽培平菇的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平菇在生物分类学中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栽培广泛的食用菌。平菇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干蛋白质含量20%左右,是鸡蛋的2.6倍,猪肉的4倍,菠菜、油菜的15倍。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8.38%,占氨基酸总量20.7%的35%以上。上述许多种氨基酸能刺激人的味觉器官产生鲜味的感觉,比单纯的味精所含的一种谷氨酸纳鲜味要好得多。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等方法。
广西山区林业资源、秸秆资源丰富,具有生产平菇的优势。林下水源方便,遮阴好,散射光充足,通风好,温湿度适宜,在林下栽培平菇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林下经济模式。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都比较长,不能短时间内产生经济效益,在林下栽培平菇可以以短养长,起到短期、长期都有收益的效果。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下栽培平菇的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林下栽培平菇的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玉米秸秆30-50份,甘蔗渣10-30份,木薯秸秆10-30份,茶麸10-20份,火麻杆10-20份,鸡粪80-120份,玉米粉5-10份,黄豆粉5-10份,石灰5-8份。
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上述培养基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玉米秸秆40份,甘蔗渣20份,木薯秸秆20份,茶麸15份,火麻杆15份,鸡粪100份,玉米粉8份,黄豆粉8份,石灰6份。
一种使用上述培养基的林下平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培养基的原料边喷水边搅拌混匀,使含水量达到总重量的50%,再调节PH值至8-10;
(2)将培养基堆料发酵;
(3)对发酵完的培养基进行消毒;;
(4)将培养基装入聚乙烯菌袋,在10月中旬接种入平菇后,将菌袋铺于林下,每颗树下可铺10-20袋;
(5)铺料后,先用薄膜覆盖3-5天,菌种会萌发定植,3-5天后揭去薄膜观察,如果不见菌丝,需进行补种;
(6)进行日常管理,每天早晨给菌袋喷水,保持菌袋的物料湿度为70-80%,如果下过雨,第二天可以不喷水,当发现有杂菌污染的菌袋,要将该菌袋挑出,当菌丝长满菌袋后,表面会有一些菌丝,要及时去除;
(7)在第10天开始,在早晨喷水的基础上,增加晚上也喷水,加大水的供给量,可收获第一潮菇;采收完之后,重复步骤(6)至(7)的操作,还可以采收2-3潮菇,整个培养时间为50-60天;
(8)每次采收完之后,可以喷施营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8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