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9038.1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0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邓毅;梁全勋;刘琪;李元;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43001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脱硫 废水 排放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烟气脱硫废水进行缓冲沉降处理,分离得到原水;
B、将原水进行多效循环蒸发处理,得到浓缩液;
C、抽取高温烟气对浓缩液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杂盐;
D、将杂盐与后续烟气混合后进行除尘收集,将杂盐混入粉煤灰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控制原水中的悬浮物在1000mg/L以下;在步骤B中,控制原水浓缩倍率为5~10倍,控制多效循环蒸发处理的流速在2.8m/s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抽取的所述高温烟气为来自空气预热器之前、温度为300~350℃的烟气,控制抽取的高温烟气量不高于烟气总量的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将多效循环蒸发处理得到的各效浓水进行旋流分离处理,得到顶部浓水和底部固液混合物,其中,将顶部浓水进行下一效继续蒸发并且将末效浓水作为浓缩液进行干燥处理,将底部固液混合物作为晶种或者与预加晶种混合后回流继续进行多效循环蒸发处理,其中,所述预加晶种为无水硫酸钙粉末。
5.一种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通过管道顺次相连的缓冲沉降单元、多效循环蒸发单元、浓缩液收集单元和干燥单元,所述多效循环蒸发单元至少包括两效串联设置的循环蒸发子单元,其中,
所述缓冲沉降单元的入水口与烟气脱硫废水管道相连并且出水口与所述多效循环蒸发单元的入水口相连,所述多效循环蒸发单元的浓水出口与浓缩液收集单元的入水口相连;
所述浓缩液收集单元的出水口与干燥单元的入水口相连,所述干燥单元还通过入口烟道与高温烟气供给烟道的上游管道相连并且通过出口烟道与高温烟气供给烟道的下游管道相连,所述高温烟气供给烟道的下游管道与除尘单元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效循环蒸发单元的各效循环蒸发子单元包括分离室、加热器、浓水泵和循环泵;
所述分离室下部的循环浓缩部分通过循环泵与加热器的入水口相连,分离室下部的循环浓缩部分还通过浓水泵与下一效循环蒸发子单元中加热器的入水口或浓缩液收集单元的入水口相连,加热器的蒸汽出口与分离室上部的汽水分离部分相连且蒸汽入口与热源管道或上一效循环蒸发子单元中分离室上部的汽水分离部分相连;
其中,所述缓冲沉降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多效循环蒸发单元的一效循环蒸发子单元中分离室下部的循环浓缩部分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效循环蒸发单元的各效循环蒸发子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浓水泵与下一效循环蒸发子单元中加热器或浓缩液收集单元之间的旋流器,所述旋流器的顶部与下一效循环蒸发系统中加热器的入水口或浓缩液收集单元的入水口相连且底部与晶种罐相连,所述晶种罐通过晶种泵与各效循环蒸发子单元中分离室下部的循环浓缩部分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效循环蒸发单元的各效循环蒸发子单元中的加热器下部还设置有蒸馏水引出口,其中,末效循环蒸发子单元中分离室上部的汽水分离部分与设置有真空泵的冷凝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单元包括设置在若干个机组中的干燥器和雾化器,所述浓缩液收集单元与各干燥器之间的母管采用高流量、大管径的回流设置且多余的浓缩液回流至浓缩液收集单元中,其中,来自浓缩液收集单元的浓缩液雾化后喷入各干燥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沉降单元包括缓冲沉降箱/池和与缓冲沉降箱/池相连的污泥泵和进水泵,所述浓缩液收集单元包括浓缩液罐和浓缩液泵;所述高温烟气供给烟道的上游管道与空气预热器的烟气入口相连并且所述高温烟气供给烟道的下游管道与空气预热器的烟气出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90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检测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腔盖、半导体刻蚀装置及其温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