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模块化全电推卫星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9345.X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0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龙;孔祥龙;陈晶;赵毅;孙克新;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10 | 分类号: | B64G1/10;B64G1/40;B64G1/44;B64G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模块化 全电推 卫星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航天技术领域内的一种通用模块化全电推卫星平台,包括电推进舱、能源供给舱、通信与数据处理舱、姿控舱和载荷安装舱;所述电推进舱、所述能源供给舱、所述通信与数据处理舱、所述姿控舱和所述载荷安装舱依次通过线性堆栈的方式串行组装,所述电推进舱位于起始端;所述电推进舱、所述能源供给舱、所述通信与数据处理舱、所述姿控舱以及所述载荷安装舱通过标准机电热接口与相邻舱连接。本发明全电推卫星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减小了平台各分系统间的耦合,简化了整星AIT的复杂度,缩短了研制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通用模块化全电推卫星平台。
背景技术
全电推进平台凭借其高承载比、长寿命优势,在轨道保持、大范围变轨和深空探测任务中具有明显优势。此外,为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同时显著降低卫星研制成本和周期,全电推通用卫星平台的模块化设计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全电推平台有美国波音公司的BSS-702SP,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GEOstar-3平台,欧空局的Eurostar 3000EOR以及中国的DFH-4SP,这些平台在构型设计时都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但是主要还是将平台和载荷分离,平台部分虽然采用分舱设计,但是在空间上分离界面并不是很清晰,各舱段仍属于开放式结构。
为此,亟待开发一种全电推卫星平台,满足未来卫星的多任务适应能力、简化研制流程、缩短卫星全任务周期以及提高商业价值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模块化全电推卫星平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用模块化全电推卫星平台,包括电推进舱、能源供给舱、通信与数据处理舱、姿控舱和载荷安装舱;
所述电推进舱、所述能源供给舱、所述通信与数据处理舱、所述姿控舱和所述载荷安装舱依次通过线性堆栈的方式串行组装,所述电推进舱位于起始端;
所述电推进舱、所述能源供给舱、所述通信与数据处理舱、所述姿控舱以及所述载荷安装舱通过标准机电热接口与相邻舱连接。
本发明全电推卫星平台采用可线性堆栈的模块化设计方案,模块化程度高,各模块之间界面清晰,仅通过若干标准接口连接,减小了平台各分系统间的耦合,简化了整星AIT的复杂度,缩短了研制周期。
同时本发明全电推卫星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平台的扩展能力与继承性更强,面向不同类型任务,无需做大范围改动,主要设计工作将集中在系列化单机型谱中进行不同型谱的选取即可。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推进舱采用承力筒结构,所述能源供给舱、所述通信与数据处理舱、所述姿控舱和所述载荷安装舱采用箱板式结构。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推进舱中包括至少4个承力筒,所述承力筒以并联平铺方式布局在所述电推进舱内。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推进舱与所述能源供给舱之间可增设标准化氙气舱,所述标准化氙气舱设有与所述电推进舱相同规格的承力筒结构和氙气瓶。
本发明全电推卫星平台在标准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模块化的标准化氙气舱6形成扩展型,使得卫星轨道机动能力增强,进一步的强化了卫星轨道机动能力的可调节性,可根据需求对推进模块进行裁剪和扩展,且该过程操作非常简单。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姿控舱包括基于动量交换的姿控执行机构,所述姿控执行机构配置有飞轮组或控制力矩陀螺群。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姿控执行机构配置轮组时,每组所述飞轮组包括至少4个飞轮,所述飞轮组中至少一个飞轮采用倾斜方式安装。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与数据处理舱至少包含星上计算机、存储单元,所述通信与数据处理舱外部安装有对地数传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9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动态测试装置
- 下一篇:多能源多器组合式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器